图:郭达麟的书名为《开雀笼》,工作室挂着的也是“开雀笼”,让雀鸟自由飞,他希望大家用开放的心看传统工艺。

  探讨各种记录文化历史的方式,不能不说“文以载艺”,无论是实体书籍,还是将资料数码化,上传网络世界,纵使载体不同,但文字记录仍然是保存人类文明的最重要工具。

  “我觉得书籍很重要,文字记录是文化传承的蓝本。”郭达麟跟着陈乐财师傅学整雀笼,疫情令这位“笼的传人”惊觉,传统手艺随时一瞬即逝,怎能蹉跎,他正式拜师,并为雀笼工艺立言“存”世。先不讲传承,他说出书只是开一扇门,让人认识,“我只是找方法延续这记忆。”\大公报记者 陈淑莹(文、图) 美术编辑、插画:麦兆聪

  1 出书延续这文化记忆

  缘起︰一个烂雀笼

  在芬兰读家具设计的郭达麟,好像与雀笼没有丁点关系,但某种隐藏着的文化DNA,却牵引着他走进传统工艺的殿堂,“返香港后,一直想找一种本地材料,说的是岭南材料,一直寻觅……刚巧有艺廊找我,想找年轻设计师搭配一位老师傅,碰撞些火花。”就这样郭达麟认识了香港唯一的竹雀笼工匠陈乐财师傅,“我当时拿着一个烂雀笼去找师傅修理。”

  从这次试探开始,接下来数月,他常去看师傅修笼,“学功夫最好是,师傅打一套拳,我在旁看着。”看着烂雀笼“重生”,他叹为观止,“我在芬兰都是造家具的,但我发觉我连”钻窿“也不太懂。”雀笼工艺原来深不见底,想知有多深?他决定亲身一试。

  过程:一颗传承心

  2019年与陈师傅相遇,2020年正式拜师,郭达麟找了两位朋友一齐学,边学边做笔记、画图,“雀笼每个部分都有名称,这是罩芯,这是罩珠,这是棍顶……雀笼工艺已经是很成熟的工艺文化,很值得记录。”读番书、学设计,写书于他是新领域,刚好ChatGPT面世,便试找科技帮忙,“完全是零,没有相关资料,它以为我说竹蒸笼,还告诉我鸡笼怎样整……所以我更肯定需要文字记录,毕竟书籍是文明传承的蓝本。”

  中国养雀文化历史悠久,庄子时代已有人用笼养鸟,雀笼这门工艺经历过多少春秋,要编纂成书,哪些要记、哪些不录也费工夫,“我经过实践,那技术真的可行才收录入书。”郭达麟是入室弟子,并非纸上谈兵,做资料搜集,到不同博物馆看馆藏,而且近水楼台,“更重要是师傅口述历史,他81岁了,经历过雀仔街兴衰。”

  开端:一扇门开启

  《开雀笼》记录一门工艺,郭达麟说要避免曲高和寡,“好多资料未必编纂入书,但我都要知道,我才有那个底气。”插图、书本设计都考虑过读者接受程度,内容编排要容易吸收、有香港的感觉,“至少,我希望为一个完全不认识这门工艺的人,开一扇门,他想养雀仔便去养、想知道更多可以来问师傅。”

  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香港流行养雀,上茶楼提雀笼,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生态其实在香港是根深柢固的,少了人养不代表你的记忆没有了,我只是找方法延续这个记忆。”文化潮流,郭达麟认为总有上落,“最近我见到一个留着平头装、身上有些纹身、一身潮流服饰的年轻人,提着雀笼,这个形象我觉得好香港啊。”

  郭达麟说他每星期一至两次到师傅的店上课,感觉很安心,早已超出只是学艺的范畴。由设计家具给人们,到拜师学艺为笼中鸟打造一个家,再而发现,学造笼其实是学做人,手艺到底离不开人。

  2 插图师的城市记忆

  曲渊澈是《开雀笼》的内页插图师,自小习画,在内地中国美术学院就读,2013年来港升学,之后便留港从事多媒体艺术创作。机缘巧合,在一个展览中,郭达麟发现了曲渊澈的木颜色速写作品,就这样开始合作。

  郭达麟形容位于太子的雀仔街,是一个文化生态,一环扣一环,卖饲料、卖鸟、卖笼,缺一不可。曲渊澈是外来的艺术家又会怎样观察这文化生态呢,“我去了许多次,每次基本都留一个下午。我不会叫他们摆姿势,只是会拍下照片,观察记录他们的动态,选最有代表性的一瞬间来画。”

  3 网络延续香港记忆

  文化保存,是全球都在探讨的话题,其实早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在推动“世界记忆”全球计划,唤起世界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广泛展示,以数码形式保存,让全世界分享这些集体回忆,获世界多国多地积极参与。

  “香港记忆”计划是为响应“世界记忆”而成立。康文署回复《大公报》查询时表示,”香港记忆”计划自2006年起发展,为期五年,最初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现为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成立一个跨院校、跨学科的工作小组,联同专注研究香港资料的本地学者,及历史研究员,共同製订内容及网上资料库。当中“口述历史档案库”的受访者来自不同的年代、籍贯、族群、阶层和行业,访谈内容涵盖多个主题。

  由2014年12月起,“香港记忆”网站交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负责持续管理及发展,并由香港中央图书馆连同康文署的博物馆及电影资料馆建立不同主题的特藏,继续丰富“香港记忆”平台的多媒体数码资源及内容。

  康文署表示,未来会继续与博物馆及不同机构合作,制作新特藏。现正筹备于2024年初与香港历史博物馆合作推出“百年时尚:香港长衫故事”特藏,叙述从清末至今以长衫为主题的香港女性服饰的沿革与演变。

  战后民生物资短缺,香港塑胶业处于萌芽时期,产品以简单用品为主

  1950年代中,产品逐渐多元化,塑胶玩具和塑胶花兴起

  1960年代初,塑胶花最蓬勃

  1965年后,玩具成为塑胶业的最大范畴,香港自此赢得“玩具王国”的美誉

  建 议

  “我想我攞着一缸金鱼上车,无人会投诉。为什么雀仔不可以?港铁附例是否可改变?商场是否可以提供空间给雀鸟入内?”郭达麟形容,要保存这种生活习惯,才可以谈保育,或许自然有人想学,“另外,有资助当然是好,其实香港都有不少可以申请,但如果只停留在推广阶段,是谈不上学艺。”

  为记录者留纪录

  这城市有许多人,正默默为保存文化而努力。他们用不同方式记录了不同的“城市切片”,组合起来,就是这城市的文化全貌。

  无论是生态记录者,还是城市、非遗的记录者,他们流露的是对这城市的热爱,“因为喜欢,所以投入”。为记录者留纪录,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城市文化、传统文化的价值。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