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回收桶便利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会善用这设施。

  本港垃圾收费明年4月将实施,但大公报记者日前发现分类回收方面仍有问题,一些清洁工把分类的垃圾混合在一起统一处理,没有作分类回收,白费市民对环保作出的努力。大公报记者昨日继续跟进多处回收桶,访问不同环保持份者,了解到原来由于香港的屋邨、屋苑,对清洁工人的合约条款各有不同,监管程度不一,导致情况恶化。

  有学者表示,政府虽然逐步取消三色回收桶,但并未允许回收商完全不回收,建议政府排查每个环节,例如回收商的表现、外判清洁商是否存在偷懒而不回收的情况。有议员认为,政府要加强监管,尤其对负责回收的承办商要加强巡查,同时认为政府的回收工作不透明,市民对相关数据和回收品去向无从知晓,不利于提升环保意识。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苏荣、苑向芹(文) 调查组(图、视频)

  市民平日把回收物品扔到回收箱内,这些物品最后会被如何处理?多位环保专家向大公报记者表示,首先回收车会收集回收品,然后送到不同地点。如果是物业的承办商,会把屋苑的回收品直接送到回收出口商处作最后分拣,然后以船运送到内地或东南亚国家进行重造工序。如果是政府承办商,回收品就会被送到不同的回收公司,让回收公司分拣,最后送上出口船运走。

  部分清洁工无回收工作指引

  回收商“环保站”主要负责收集屋邨、屋苑的回收箱,该公司的环保策略统筹总监吴卫霞坦言,回收商的工作并不容易。由于每一个屋苑或屋邨的清洁承办商和合约内容都不一样,导致回收桶经常出现无人跟进,甚至有些清洁工人会把回收物取出自己变卖。“有些合约上没有写清楚清洁工人对回收桶的工作指引,就会出现此类问题。”吴卫霞说,回收商出车,油钱、人工全是成本,但结果回收箱内值钱的回收物被擅自取走,那就是亏本生意,对回收工作也是一种打击。

  不过,日前有垃圾中转站的清洁工向大公报记者表示,他们并未被要求要回收废品,只被告知把所有垃圾拉回中转站即可。

  香港有机资源中心总监黄焕忠教授分析,把回收桶“合三为一”的做法,如果是一小部分清洁工所为,有可能是这些清洁工不专业;如果有相当一部分清洁工都有同样的做法,那政府就应该查清楚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回收商还是外判清洁商?还是合约和条例需要优化等,查出问题后便要整改。

  多数回收店不收玻璃及胶盒

  另外,在回收环节方面,由于不同物品的回收利润不一,也导致不同物品的回收率不同。大公报记者走访多间回收再造公司,发现其实每一间店舖回收的物品都有不同,但大多数公司都对塑料盒及玻璃不感兴趣,“没钱赚的,那些不值钱。”大角咀嘉善街的环保回收店店员表明不收玻璃,记者称有一个含玻璃的柜想送出回收,店员仔细问清楚玻璃面积,以便取出只想要的铁和铝。

  长沙湾兴华街一间五金环保回收店老板向大公报记者表示只回收铁和纸皮,其他废料都要市民自己清理,包括玻璃。

  一些回收商表示,回收物品中,最有价值的是纸皮和铝罐,这些回收品一般都会被送到回收出口商进行最后分拣,然后搬上船运到内地或东南亚国家进行重造工序。有本地出口商向《大公报》透露,每天公司都会收到大批的铝和铁,但进行分拣之后,需要把没回收价值的垃圾一车一车地送到堆填区。公司负责人对4月1日即将实施的垃圾收费感到烦恼,“每天重以吨计的垃圾会由出口商分拣运到堆填区,届时我们这些做回收工作的人是否要支付垃圾费用?会不会有一些优待措施?”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