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都大科技學院助理教授陳鍵林博士及團隊設計“微流控監測裝置”,能夠實時監測“厭氧消化”的活性,瞭解廚餘對污泥“厭氧消化”的影響。
【大公報訊】香港都會大學(都大)科技學院設計“微流控監測裝置”,能實時監測“厭氧消化”的活性,瞭解廚餘對污泥“厭氧消化”的影響,提高垃圾分解效率並產生可再生能源。
都大科技學院助理教授陳鍵林的團隊設計的“微流控監測裝置”,即一種配備微小管道的纖細芯片。隻要於“厭氧消化”過程進行前擷取微量廚餘與污泥,芯片裝置即會利用內置的特殊化學染劑對“厭氧消化”中的微生物活性產生熒光反應,透過觀察熒光反應的強弱變化,能即時分析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的活性,實時瞭解微生物分解垃圾的成效。
相比現時需在實驗室裡才能進行檢測,利用“微流控監測裝置”能實時分析,更快捷省時地監察垃圾分解。經反復測試,研究團隊發現當污泥與廚餘達到一定比例時,廚餘能最有效協助污泥進行“厭氧消化”,達至最佳的垃圾處理效果。陳鍵林認為,此研究有助提高廚餘處理的穩定性和產生可再生能源的效率,更有效善用廚餘、實踐轉廢為能。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