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去年初第五波疫情大爆發時,在國傢援建下隻用瞭14天便建成元朗新田方艙,助力香港抗疫。

  新冠疫情已經遠去,在三年疫情期間出現的社會形態和抗疫設施,如今已有新變化。例如,在第五波疫情高峰期間,國傢援港火速興建的方艙社區隔離設施正在改變用途。去年2月隻用瞭14天便建成的元朗新田方艙,現在已變身為新田訓練場,為建造業工友提供培訓與工藝測試場地。

  曾經參與建造新田方艙的工友,重返舊地體驗使用新設施,為方艙完成歷史任務後、肩負新使命而感到高興:“當日付出的心血沒有白費!”

  香港建造學院表示,新田訓練場初步提供吊運與髹漆課程,預計每年可提供約5000個培訓和工藝測試名額,測試輪候時間可望縮短約一個月。\大公報記者 劉碩源 戴靜文(文) 何嘉駿(圖)

  新田方艙於去年2月22日冒雨動工建設,工程建設人員實施兩班制、24小時不間斷施工,短短14天便完成全部現場施工,3月8日完成工程驗收。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現任總管的羅君逸,當日參與建造新田方艙,在疫下曾確診新冠而入住方艙醫院,他近日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疫情期間我們建造的方艙幫到新冠的患者,現在看到它有新的用途很開心,沒有浪費心血。”

  場地更大 用作吊運與髹漆訓練

  新田訓練場現時有提供“銀卡A12索具工安全訓練”課程,羅君逸與其他工友早前應建造學院邀請到來,體驗訓練場內設施並提供意見,幫助進一步提升各項設施、訓練內容等質素。他認為新田訓練場的環境很好,“過往去其他訓練場,可能就是一個大樓下的小小一塊地,新田的面積更大”,而且地面更平整,可模擬地盤的工作情況。他並說,以往吊運安全測試的輪候時間較長,隨著新增場地,縮短輪候時間,有助新入行的工友考取相關資格。

  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叉車操作員梁健說,吊運課程過去是三個月至半年才開班一次,新增訓練場後,相信課程量會增加。建造業近年大力推動“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涉及大型組裝吊運工序,梁健認為,考到吊運相關牌照,有助工友更好適應工作需要,能夠選擇更多崗位。陳橋建築泥水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管工區海峰也認為,新訓練場落成,有助縮短輪候考牌時間,有助工友增加收入,對工友是好事。

  新田方艙位於前新田購物城,由發展商借地興建。方艙地皮面積約3.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總計720個隔離房間。政府於今年7月公佈,新田方艙經改裝後,由發展局安排建造業議會舉辦培訓課程和工藝測試,包括進行“組裝合成”建築法的施工訓練,實地授予學員關於安全法例、組件吊運和安裝等知識,以支援更廣泛采用“組裝合成”建築法。新用途為期約一年,借出該地皮的私人業權人已同意繼續借地作新用途。

  每年提供5000名額 輪候時間大減

  據瞭解,新田方艙經過兩個月的改造,約五分一的面積用於吊運和油漆兩項目的培訓和考試,包括有四、五個課室可因應實時需要,用作理論和實務的授課和測試場地。建造業議會工藝測試高級經理高振漢表示,隨著MiC的廣泛使用,吊運人手需求上升,吊運技術相關的安全需求亦增加,新增訓練場可幫助工友更快學會相關知識、適應地盤的相關需求。他亦表示,目前場地仍有預留空間,將會視乎實際需要,考慮將預留用地改造為相關訓練場。

  新田訓練場上月展開試運階段,參與體驗的工友對訓練場的設施反應均十分正面。香港建造學院助理院長(培訓)何朗秋表示,新田訓練場預計每年可提供約5000個培訓和工藝測試的名額。他以A12吊運安全訓練課程為例,目前平均輪候時間大致為兩至三個月,當新田訓練場正式開放後,培訓和考試輪候時間可望縮短約一個月。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