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的“童樂居”員工涉嫌虐童事件曝光,引來連串檢討與改革。右圖:防止虐待兒童會為年輕或單親媽媽提供義工支援服務,照顧孩子。

  近年多宗虐兒個案情況令人震驚,防止虐待兒童會表示,今年收到1232宗熱線舉報及咨詢,較去年增長8.5%,懷疑虐兒個案占187宗,按年升11%。6至8歲年歲組別占懷疑虐兒個案數量最多,達25%,近七成懷疑施虐者是傢庭成員,估計疫後復常加上該年齡兒童升讀小學,傢長和孩子都面臨較大壓力。身體虐待占懷疑虐兒個案比率高逾一半。

  該會表示,很多傢長誤以為體罰是管教方法,但反而會令兒童學習以暴制暴,建議立法全面禁止體罰。\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傢長對學業過高期望易造成沖突

  防止虐待兒童會昨日公佈2022/23年度數據,接獲的187宗懷疑虐兒個案,涉及222名兒童,當中介乎6歲至8歲的兒童最多,占25%,其次是9至11歲兒童共44人,占20%。施虐者方面,69%懷疑施虐者是傢庭成員,共涉及142人。

  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黃翠玲表示,這兩個年齡段的兒童可能預備升小一及升中一,加上新冠疫情後校園生活復常,需要重新適應學習環境及教學模式;而傢長既面對為孩子選校的壓力,又擔心孩子的學業成績未能達到學校要求,對孩子有過高期望,容易造成親子沖突,“受虐兒童會對施虐的傢長或傢庭成員失去信心,產生恐懼、抑鬱,性格變得內向,最深遠影響是缺乏安全感,甚至未來在人際關系上產生障礙。”

  禁體罰范圍應涵蓋傢庭

  在所有收到的懷疑虐兒個案中,身體虐待個案共105宗,比率高達56%,其次為心理虐待共31宗,占16%。黃翠玲表示,包括發現身體有明顯傷痕、紅印、瘀傷的情況,就需去醫院驗傷,若涉及非常嚴重的情況,如有骨折、內傷、面部和腦部受傷,以及搖晃嬰兒的行為,可能導致死亡,就會報警。

  黃翠玲分析,身體虐待與體罰關系密切,而不少傢長常誤認為體罰是管教方法之一,可管控及改善兒童的行為,但事實上反會令親子關系疏離,兒童更會學到以暴易暴,“我們應以正面及非暴力方法處理兒童的情緒和行為,而非使用暴力行為,早前幼兒中心等范圍都已禁止體罰,希望未來能立法做到全面禁止,包括傢庭在內。”

  值得註意的是,在所有懷疑虐兒個案中,有16宗涉及性侵犯。根據社會福利署數據,16歲或以下的侵犯者亦有上升趨勢。

  倡制定打擊網上性罪行

  黃翠玲表示,近年懷疑侵犯者或侵犯者透過智能電話或互聯網誘識兒童,與兒童建立關系後侵犯的個案上升,可能由於疫情下兒童有較多時間使用智能電話學習或與外界溝通,增加瞭其在網上接觸潛在侵犯者的危機,希望本港完善整全及有系統的學校性教育,同時制定打擊網上各種性罪行的法例及策略。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