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8區區議會議席數目。
特區政府昨日公佈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內容涵蓋重塑區議會,以及強化地區治理架構。多位立法會議員指出,新的區議會組成和產生辦法回歸基本法規定的職能定位,符合非政權性區域組織性質和定位,有利充分發揮基本法賦予的咨詢服務職能。
他們表示,新的區議會組成和產生辦法吸納更多來自不同階層界別、有志服務社區的人士參與,以滿足香港社會的多元化需求,能夠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地區工作要以民生行先,不應該由政治主導。”行政會議成員、商界(第一)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表示,反對派多年來騎劫議會,濫用區議會職能,必須撥亂反正。以委任、間接選舉等混合模式組成區議會,將有效為區議會去政治化,提升地區服務質素。他相信有關方案有助強化地區治理,進一步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展示“五光十色”和多元化,為民服務。
港島西立法會議員陳學鋒指出,區議會作為“非政權性咨詢組織”,應該回歸初心,接受咨詢、提供服務,為推動社區和諧發展努力!他表示,他曾擔任中西區區議會副主席,明白到區內的確有很多地方需要做好改善,相關工程亦要靠區議會落實推動。希望本次改革,能提升治理效能,做到習主席提出“四點希望”的切實排解民生憂難。
引入監察制增工作透明度
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說,新的區議會組成和產生辦法回歸基本法規定的職能定位,符合非政權性區域組織性質和定位,有利充分發揮基本法賦予的咨詢服務職能。以多渠道方式產生區議員,有助議會吸納更豐富聲音,如區內的工商業、學校等意見,實現均衡參與。他認為,方案提出資格審查及“三會”提名,可確保區議員為愛國者,亦保障區議會不再成為反中亂港分子癱瘓香港地區行政的工具,而引入履職監察制度,能確保區議員操守,加強問責性及工作透明度。
優質民主非取決直選數量
選委會界別議員梁美芬說,作為一個有過12年地區直選經驗的議員,深深地體會到這個4:4:2的比例的好處。當區議會議員直選比例過高時,大傢都無心改善民生,反而是執著於政治鬥爭,以政治話題作為拉票的工具,盲目耗費時間,浪費公帑和資源,反而不利於香港的管治。而優質的民主管治,絕不應該隻取決於直選議員的數量,而是要看最後整個議會中優秀人才的數量,以及各代表所占的比例。而4:4:2恰恰是一個均衡比例的體現。
選委會界別議員林琳表示,改革後的區議會可以回歸基本法第97條規定的職能定位,貫徹落實行政主導,以更好地發揮服務社區的功能。她指出新的區議會組成和產生辦法吸納更多來自不同階層界別、有志服務社區的人士參與,代表不同的社會聯系及民意授權,發揮輔助特區政府提升基層治理的效能,有利於解決好政策執行最後一公裡問題,推動地區的良政善治,增加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選委會界別議員尚海龍表示,香港區議會改革在增強區議會專業性、提高社區治理效能和促進地區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透過“直選、間選、委任”混合模式的實施,區議會將吸納更多元化的人才,為社區發展提供更專業和全面的意見。展望未來,香港區議會改革應在保持民主咨詢原則的基礎上,不斷優化運作模式,以滿足香港社會的多元化需求,為香港市民創建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