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醫診療需求日增,運用大數據處理病癥分類,令醫生可以更精準選擇治療方法。\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自1983年大學研究生畢業,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研究與發展)、中醫藥講座教授呂愛平就一直深耕中醫行業。回首科研生涯他坦言走瞭許多彎路,例如曾希望在動物模型中做中醫研究,後來發現操作難度太高。然而隨著大數據科學的發展,他近年註重跨學科發展,著力研究通過大數據將病癥分類、設計聯合藥物等項目。“人們常說科學的發展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在以前,這個巨人就是一個人;但如今,這個巨人就是大數據。”\大公報記者 湯嘉平(文) 林少權(圖)

  跨學科研究方興未艾,目前港大中醫藥學院、中大中醫學院和浸大中醫藥學院皆有跨學科研究合作,即中醫藥相關專業和數學系、化學系、生物系、計算機系的教授合作研究中醫藥。

  呂愛平介紹,他手上的跨學科項目主要是中醫藥和大數據的融合,其中一點便是處理醫學分類問題。“醫學治療首先就要講分類。比如有100個病人,我會先按照病癥將這些病人分成A、B、C、D類,不管你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這樣做。”分類後醫生再根據不同的組別找出針對性的幹預措施,即治療方法。

  傳統斷癥難應付大量需求

  傳統的分類方式,中醫靠“望聞問切”,西醫則靠化驗診斷。但隨著中西醫看病產生的數據愈來愈多,如果能夠借助大數據之力,利用數據進行分析,呂愛平相信分類工作就會變得更容易、更準確。“例如腎虛,很多患者的原因都不一樣,就是新冠肺炎也分很多種。那通過大數據科學分類後,醫生選取治療方案就會更準,這就是多學科發展方向,也是未來醫學、系統醫學、新醫藥學。”

  呂愛平以自己研究的類風濕關節炎為例,他指此病癥多數需用藥物來氟米特來治療,但治療的有效率約40%。換言之,有60%是無效的。“所以我將其分類,一種叫來氟米特治療有效的病人,一種是來氟米特治療無效的病人。那我做研究我就知道無效的人是誰,有效的是誰,他們的特征是什麼。”

  他續指:“找到瞭無效的人,瞭解其原因,那之後我就知道,碰到這種原因、這種病癥的患者,我就不給他來氟米特治療,而選擇其他治療方案。如果分類又改瞭,那治療措施也會跟著改,效果也就不一樣瞭。”

  資訊要全 分類後要簡

  呂愛平說,通過大數據發現聯合藥物的療效。聯合藥物即已有的藥對某種患者無效,但倘若在此基礎上加一味藥或者加一個成分,效果立顯,亦有點像中藥複方的概念。“這就是我做的研究。分類的時候,需要的資訊是盡可能‘全’,分類出來後要盡量‘簡’”,這正是大數據的妙處。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