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指政府將在施政報告提出將八大非本地生限額由資助學額的20%增至40%,擬將本港建設成“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對於此舉是否會影響本地學生的就學情況,中大入學及學生資助處處長王傢徹表示,非本地的學額會同本地學額分開計數,“就算我們多收非本地學生,本地學生的學額也不會減少的。”

  收生講求擇優取錄

  王傢徹談到,學校收生講求擇優取錄,“但我們也不會無止境地收,我們其實會很謹慎地看著學生的人數”。他強調,學校會考慮學生和師資、設施之間的配比,保障學生享有足夠的資源,包括同老師教授之間有足夠的交流機會。他亦認同,即便提出瞭提升學額的目標,也沒有必要立即拼命去追這個數,“其實大傢都覺得這是一個空間,可以去做長遠的調整。”

  中大副校長(教育)潘偉賢認為,招收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能幫本地學生增加瞭解不同文化的經驗,“我們其實也很歡迎將學校變得更多元化一點,這對我們學生的學習也是很有利的”。但她也強調,學校方面“不會犧牲任何本地學生的利益”,例如學校也正在建設新的學生宿舍,完善基礎設施的配備。“隻要政府政策認為這樣是適合的,我們會願意配合,同時我們也有能力會做得很好的。”

  大公報記者趙之齊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