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行政長官李傢超在國慶酒會致辭時,稱贊香港人“有橋”、“食腦”,懂得靈活走位,多次轉危為機,而且每次香港都會變得更成功,更出眾。

  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來說,“有橋”和“食腦”是很傳神的詞匯。粵語中“有橋”的“橋”(kiu),並非指“橋梁”,而是指“計劃”、“想法”、“點子”。形容一個人“有橋”,即是說他“有計劃”、“有想法”、“有點子”,香港人更通俗的講法是“有諗頭”。日常生活中,高明的辦法和對策是“好橋”。

  翻查資料,粵語中的“橋”源於粵劇戲班,是“橋段”的意思。其後過渡到電影界,編寫劇本要“度橋”,構思橋段、策劃電影情節。

  至於“食腦”(sik nou),當然不真的“吃”。粵語中的“食”,有“依靠”或者“運用”的含意,“食腦”是“用腦”、“動腦筋”、運用智慧的意思。李傢超說港人“有橋”和“食腦”,是稱贊香港市民面對難題和逆境時,懂得運用智慧去解決困難。   大公報記者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