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研討會昨日舉行,討論長者到內地安老的發展趨勢。\大公報記者王亞毛攝

  港人退休後回內地養老將成新趨勢,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昨日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研討會”上表示,兩地院舍制度不同,雙方需加強溝通,又強調政府推動跨境養老是為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而本港安老院舍的建設不會減速。

  有在內地營運跨境院舍的持份者,建議為合資格的香港長者設立“試住期”,讓不習慣的長者可回到中央輪候冊上輪候本港宿位。\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有研究指出,2020年時本港60歲以上長者占總體人口26.9%,是深圳市同類數字5.36%的五倍多。政府統計處近日公佈的最新人口數字顯示,本港65歲或以上長者人口由2021年的145萬,將上升至2046年的274萬,占總人口的比例由20.5%上升至36%,即每三名港人中便有多於一名是長者。聯合國預測,2050年時香港60歲以上長者比例將逾40%,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勞福局:港安老資源不會減

  面對安老院舍需求急升,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香港與內地交通運輸建設逐一落成,到內地安老成新趨勢。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昨日出席民建聯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研討會時表示,本港很多長者有意願返內地鄉下養老,故應多思考如何便利這些長者,幫助他們在內地落地生根,做好基層醫療配套。

  林正財說,本港看診輪候時間長,已有一批長者習慣去河套區的醫院做CT掃描檢查。他建議政府研究便利港人在內地接受醫療服務的措施,包括可在深圳或周邊城市做身體檢查,而由香港的醫生看報告,擴闊兩地安老服務生活圈。

  伸手助人協會現時在廣東肇慶營運跨境安老院舍,營運總監朱可您建議,優化“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包括設立“試住期”,若長者不習慣內地生活,可重回中央輪候冊上原來的輪候位置,以及把“計劃”下的認可國內院舍納入長期護理服務編配系統等,有助釋除長者到內地安老的疑慮。

  兩地安老服務互補共贏

  勞福局副局長何啟明表示,兩地在醫療或安老院舍等制度不同,各城市有不同方案或政策,當局需與內地相關部門加強溝通。他強調,鼓勵長者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並非借以解決本港問題,而是希望為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本港亦不會減慢安老院舍興建速度,或減少安老設施及資源。他指出,兩地需在安老服務發展方面互補共贏,同時也應解決本港經營者的痛點,包括內地各城鎮政策不穩定、無統一服務標準等。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表示,跨境安老服務面對不少挑戰,民建聯有一系列建議,包括擴大醫療券使用范圍至三甲醫院使用;為跨境安老設冷靜期;設立跨境救護車;以及商討在內地興建港式管理長者屋等,他呼籲政府積極完善跨境安老政策,充分發揮內地與香港的互利共贏,期望研討會上的建議可納入即將公佈的施政報告內。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