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美國對華投資限制措施,本港科創界人士指出,美國的投資在香港科技企業所占比例不算太多,香港的人工智能及半導體企業過去兩年已逐漸放棄尋找美國投資者,故禁令對其影響相對較小。業界建議特區政府仿效新加坡設立“主權基金”,自行投資,同時引入更多包括不同國傢和地區,以及內地的資本。

  港企近年轉投“國傢隊”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表示,今次禁令是意料中事,於內地或香港從事人工智能或半導體的公司,過去兩年早已放棄尋找美國投資,轉為找“國傢隊”,故禁令對其影響相對較小。他認為,有關禁令對基金影響較大,因為他們未必能分清有關投資是否屬禁令以下,為免承擔政治後果,或會對中國市場泛科技類投資“一刀切”,對整個中國市場的投資會造成一定影響。

  邱達根表示,香港的基金營運者或基金管理人,對香港而言是寶藏,對推動香港科技發展很重要。香港要思考可否擴大內地資金來源,或政府的投資基金可否更主動去幫助本地的科技企業,令本地基金公司不再擔心美國的禁令而受到影響。

  創科研究需要大量資金,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立法會議員黃錦輝表示,香港科企的合作夥伴不隻來自美國,更有來自中東、內地的團隊,加上特首李傢超近來積極外訪東盟國傢“搭路”,相信不難尋找新的資金來源。他又認為,現時國傢對於兩地融合非常重視,國傢開始透過傾斜政策,鼓勵和帶動內地的公司來港落地,與香港的公司合作。特區政府亦應要多到內地招商,講好香港故事,吸引內地的投資方來港。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尚海龍表示,美國為瞭限制中國科技的發展無所不用其極,但美國的投資在香港科技企業所占比例不算太多,禁令的影響有限。對於要尋求投資的人工智能、半導體、量子計算等企業,融資的方向應轉向香港本地、新加坡和中東等。特區政府亦要更加積極有為地促進香港投資有限公司、數碼港科技園投資方面的功能,保護好有潛力的自主科技企業。

大公報記者易曉彤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