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劉碩源報道: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加劇,認知障礙患者群體料將不斷擴大。有團體對179名北區居民進行認知障礙抽樣篩查,發現約三成有罹患認知障礙風險。有義工兼患者傢屬分享九年照顧患者父親的困難與心得,表示照顧認知障礙患者需要無限的耐心和細心,但傢人可以透過貼標簽等小動作,鼓勵患者完成生活上的小事。她更希望市民能提升對認知障礙的認識,提前介入延緩病情。

  照顧者須花大量時間和資源

  北區認知障礙癥關愛慈善基金會義工馮淑姿的父親是一位中度認知障礙患者。她分享照顧父親的心得表示,父親因為認知障礙,經常不知道身處何日何時,也開始忘記傢人的面孔和姓名,現時甚至不知道如何關煤氣灶。

  馮淑姿說,父親曾經是個熱衷打扮的人,但患上認知障礙後卻再沒有心思打扮,很多事也不說出口,但她能感受到父親的不開心。她又說,很多認知障礙患者不是不願意做事,隻是不想承認自己記不住事情瞭,於是她在傢中的櫃子上標示櫃子內的物品、在傢族照片裡每個人的頭頂寫上各自的姓名,就是為瞭在父親想要找東西時,提供幫助。

  北區認知障礙癥關愛慈善基金在今年3月至6月合共對179位北區居民進行認知障礙篩查,發現約三成受篩查者有罹患認知障礙風險。基金會董事會主席及創辦人侯金林表示,自己是北區原居民,母親曾是認知障礙患者,希望創辦基金會對區內輕度中度患者和照顧者提供支援,減輕照顧壓力,讓長者居傢安老。篩查找出的風險者已轉介到醫療系統跟進,協會亦會開放更多義工名額給青少年,希望可以通過社區內每個人的努力,提高大傢對認知障礙的認識。

  北區認知障礙癥關愛慈善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及創辦人文志賢表示,照顧認知障礙患者不能僅靠醫療系統,還需要患者的傢屬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悉心照顧。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