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今年7月已扩展至广东中山,便利大批居住在中山等珠江西岸一带的香港长者。左图: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到访黄大仙区,就新一份施政报告听取市民意见,并参观地区康健中心,了解中心为居民提供的服务。
香港正在面对人口老化,慢性疾病病患率上升,新一份施政报告将公布的医疗政策与市民息息相关。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落区咨询时预告,地区康健中心是完善地区基层医疗健康网络的重要一环,政府将陆续把过渡性质的地区康健站升级至地区康健中心。据了解,施政报告将有一定篇幅内容,涉及中医、社区复康和疫苗,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
港人北上大湾区养老渐成趋势,现时有88000名65岁以上的香港长者通常居于广东省,新一份施政报告料将继续着墨跨境医疗。据了解,“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使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逐步扩展至更多大湾区城市;至于跨境使用电子健康纪录,即病人自携病历到内地求医,也将开放予更多内地医疗机构。\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康健中心打造基层医疗枢纽
李家超在上月的施政报告咨询期间,曾经到访黄大仙区,了解社区药房、中医服务中心和地区康健中心的设施和服务,尤其关注后者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系统枢纽的运作情况和实际效果。
他当日表示,相信必须由地区康健中心做好枢纽角色,有系统和连贯地统筹整合社区里的公私营医疗机构,和不同热心组织与非牟利机构所提供的基层医疗服务,构建完善基层医疗网络,并预告收集到的意见和想法交予团队跟进,有助撰写新一份施政报告。
数据显示,全港十八区地区康健中心的会员人数约26.3万人,会员数量仍只占全港人口的很小比例。据了解,政府在新一份施政报告将会进一步深化推进基层医疗改革,包括进一步推动社会宣传,让更多市民对地区康健中心有正确的认知,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其中。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主席陈凯欣认为,李家超当日落区已有所暗示,相信地区基层医疗方面,极大机会有所着墨。
另外,去年的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涉及跨境医疗的新举措,截至上月,长者医疗券的使用范围已经扩至大湾区九间医疗机构,除了一般的综合医疗服务,也可用于牙科服务。
此外,“医健通”流动应用程式已由今年七月中开始,试行跨境健康纪录和个人资料夹两项新功能,可用于“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的六间机构,便利香港市民自携病历到内地求医,甚至适用于电脑扫描等检查。
据了解,新一份施政报告将“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分阶段加入更多医疗机构,同时逐步扩展至更多大湾区城市,不只限于目前的深圳、广州、东莞和中山市。
扩大“跨境健康纪录”使用范围
消息人士表示,有关自携病历、跨境使用电子健康纪录的使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长远而言研究将电子病历,开放予更多内地医疗机构,一经授权后,即可透过“医健通”检视求诊港人电子健康纪录。
现时香港与内地和澳门,并没有直通的陆路跨境救护车运送病人安排,只能在口岸以“车过车”方式移交病人,但有关方式或对某些有特别医疗需要的病人造成医疗风险。
去年施政报告提出,探讨推行大湾区救护车跨境运送病人安排,特区政府已分别于今年八月底及昨日,先后联同广东省、深圳市政府及澳门政府展开演练,测试跨境救护车的行车路线,以及出入境安排,演练大致畅顺。
消息称,跨境救护车由于牵涉修订《道路交通(车辆登记及领牌)规例》,救护车上医疗物品也需要修订相关法例,所以距离正式推行跨境救护车运送病人,仍然需要一段时间,估计试行计划或长达一至两年,待完成修例等,才可以落实“点对点”运送病人。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