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耀嫂慨叹现时报纸档的收入,连夫妇二人的最低工资都不够。

  在旺角道33号凯途发展大厦门前的耀记报纸档,于70年代经营至今,屹立旺角近50个年头。70多岁的档主耀嫂回顾昔日行业的光辉说:“最旺是荃湾线地铁未通车前(1982年),因为很多人都要在这里转车往荃湾,每日可卖700、800份日报。当时,丈夫耀哥每日凌晨四时多便开工,我就在下午接替丈夫,直做到晚上九时收档。”

  苦撑下去 不想向政府拿援助

  时移世易,现在连马经,最好卖的也不足90份,以前热卖的港漫《中华英雄》、《龙虎门》等,入货十本,留两本给朋友,其余都卖不出,皆因人们都转看网上版。耀嫂感叹,现时最卖得的是樽装水,每箱24支,每日卖两三箱。两夫妇年纪大了,子女亦不会接手,“赚不了多少,只能做得一日得一日吧。”

  不少报贩早已捱不下去,只好结业。耀嫂希望政府能够多扶持,如放宽牌照限制,让他们可售卖更多不同种类的饮品,以及刊登更多收费广告以增加收入。她坦言,目前每月的收入连夫妇两人的最低工资都不够。“现在我们两老是赚得多少算多少,总好过‘摊大手板’向政府拿援助。”如果报纸档能转型,装饰得漂亮些,好像外国的报亭,除了报刊杂志及小商品,更提供旅游、文化资讯,吸引更多人留意和光顾,那就更好。\大公报记者 叶浩源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