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才不会白白度过一生。\叶国锋老师
身教重于言教,老师无私对学生付出的仁爱,可成就孩子们日后对社会发放“大爱”。有老师带领学生投入义工服务,关怀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症的长者,让孩子学懂反思人生,学会珍惜。有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向孩子们传递正面的价值观。有老师不仅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积极启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自信地前行。
《大公报》联合教育界举办首届“香港优秀师德师风奖评选”活动,全港有20位教师在评选中获得优秀奖。《大公报》推出《好老师故事》系列报道,细说他们言传身教、春风化雨背后感动人心的事迹。/大公报记者 汤嘉平、赵之齐、汪泽妍(文)麦润田、蔡文豪、实习记者汪泽妍(图) 张凯文、许棹杰(视频)
带学生访问长者 思考人生勤奋向上\高雷中学叶国锋老师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我在社会里的定位是什么?未来的道路又在哪里?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对这些问题感到迷茫。深谙此理,高雷中学德育及公民教育主任叶国锋积极推动生命教育,希望能帮助学生“行一条正路,知道自己生命的价值”。
为认障长者编制生命故事册
学生们站在人生道路的起点,如何令他们对日后的生活及发展有所想像?叶国锋老师与同事们讨论斟酌后,在今年牵头举办名为“细心聆听、感受生命”的义工服务计划,带领中四级的学生访问区内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症的长者,为他们编制生命故事册。
谈起活动准备过程,叶国锋老师直言“不容易”。在拜访长者前,他希望先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生死教育相关的种子,于是与社工合作,为学生准备三四节相关课程,带领学生了解人一生的不同阶段,亦回顾自己生活的高峰和低谷,画下自己“生命线”的起伏。有学生望着自己高低跌宕的“生命线”,眼眶有些湿润,叶国锋感慨地说:“希望学生看到人生有这么多面向后,再帮长者整理他的人生。”
鼓励课余做有意义活动
完成准备功夫后,每组学生分别去到长者家中,询问其人生经历,例如他们从小居住的屋邨、最喜欢去的商铺。有的长者不太记得了,家人会在旁协助引导。回忆起往昔,每位老人家都能聊上个多小时,学生们便作为记录员,记录下他们出生、读书、工作、结婚等至今的点点滴滴。像在沙滩上拾起一个个珍贵的贝壳,学生们筛选出长者生活中的重要时刻,一笔一画写下,配合相片制成画册,送还给他们作纪念。
叶国锋说,学生们聆听了长者的人生后,感受到“人一生是好丰富的,这么多姿多彩的”,亦能回头看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如何用更有意义的活动填满平日的空馀时间。有学生惊叹“原来有朝一日我们可能退化到不记得出街要换一套衫,不记得今天吃什么。”“这些好琐碎、我们平时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原来他们都会不记得。”叶国锋相信,这会触发同学们的反思,学着去珍惜生活中的人和事。
任教13年,除了数学科目授课以外,叶国锋亦把义工活动贯穿于平日的学校生活中。“中学老师好能够影响一个人余下的人生”,他认为,许多学业上的知识,现在学生上网便能自己学习,因此教师的价值反而是“我去做给他看,去示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曾有学生问他为什么要做义工,亦有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感到困惑,一句口头的回答或会显得苍白,本身已在义工活动中体悟颇丰的他,希望通过生命教育及义工活动,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及探索生命,体会人生的可能性和意义,“不会白白度过他们的一生”。
大公报记者赵之齐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