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顾问梁锦得指出,宾馆增加大厦人流或会成为火灾的其中一个风险因素,如果宾馆已持牌,意味着消防及屋宇署已经有实地检查过,理论上走火通道符合规定,不过如果相关大厦有非法改装或擅自将住宅用途改为商业用途,就会增加楼层容纳人数,原有的走火通道或不足容纳大厦内的市民逃生,增加消防隐患。
梁锦得表示,今次位于1及2楼的大堂的起火的地点估计是商业用途的单位,火警蔓延不同楼层有机会是防火门改动或长期打开防火门所致,部分商业单位可能为了美观,会将防火门改装成玻璃门,或者是将原有双层的防火门改为单层,另外不少住户可能会因为贪方便而让防火门长开,一旦发生火警,烟及火会随着楼梯上升造成“烟囱效应”,令火势加剧引致伤亡。
提高防火意识 市民有责
消防处前处长、香港工程师学会消防分部发言人林振敏表示,虽然涉事有60年楼龄,但并非所有旧楼均同样面临消防隐患,最主要是确保大厦无违规改动,并定期检查相关防火设备,则可最大程度减少相关悲剧发生,又认为除了透过政府加强向市民宣传防火意识,市民亦有责任去了解及确保所住的大厦是否配合消防标准,以及提高防火安全意识。\大公报记者古倬勳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