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香港中文大学主办“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南极考察队领队张北辰(小图)分享南极考察经历。右图:会议场外设有展板及播放影片介绍“雪龙2”号。/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访港行程持续展开。昨日,香港中文大学主办“气候变化国际会议:极地科考、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邀请“雪龙2”号考察队员在内的众多专家,共同探讨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国家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张北辰分享南极考察经历时表示,今年去南极中山站见到的海冰基本已破碎,是40年南极考察遇到的头一回;且前两年在南极内陆有一科考站的气温上升了40度,他指出,这表明热浪已进入南极内陆。/大公报记者 赵之齐
张北辰说道,南极大陆周围有海冰环绕,科考队去南极进行物资补给时,一般是利用海冰进行大量物资的运输,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用雪地车将物资从船上拉到科考站,或将物资从船上搬到海冰上、再用直升机调到站上。
海冰破碎 科考站气温升40度
但他续指出,今年去南极中山站时,情况完全不一样。在卸货过程中,海冰已发生严重破碎,无法使用,最后只能用飞机直接从船上将物资调到站上,“这是我们40年南极考察的头一回”。
另外,南极的气候和地形决定了南极很少降雨,但张北辰回忆道,第38次南极考察中(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在南纬接近70度的中山站卸货时,却遇到了下雨天气。而近些年,南极大陆内部亦有科考站的气温升高近40度,即从零下60度升至零下20度,他指出,这种极端气温的出现是因为“热浪”进入了南极内陆。
张北辰续说,一直在增长的南极海冰,在最近三、四年里,从1900多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600多万平方公里;且过去30年南极冰盖的减少使海平面上升8个毫米。他表示,南极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一个记录器和警示器,探索南极是在做面向全球的工作。
而对于南极未来20年的科研方向,张北辰指出,主要有六大方面:了解南极大气跟全球的联系,了解海冰、冰盖流入大洋的情况及对人类的影响威胁,探究南极历史及地质演变,了解南极低温生物的生存情况,同时利用南极地理优势及干净的空气进行天文观测,且了解人类在南极的活动对当地的影响。
“秦岭站”将成中外科学家合作平台
会议开幕礼上,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陈丹红致辞表示,中国极地考察走过40年历程,为认识、保护、利用极地贡献了中国的力量。她续指出,秦岭站于今年2月7日宣布开站,是南极地区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科研价值,期待其成为中外科学家合作的开放平台。
“雪龙2”号访港筹备委员会主席马逢国致辞表示,“雪龙2”号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展示了中国为全球科学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决心和能力,希望看到更多年轻人受此启发,为科技贡献自己的力量及才智。
根据“雪龙2”号访港行程,今日考察队科学家将与香港学生对谈。中大校长段崇智致辞表示,相信“雪龙2”号科学家与本港学生对话能激励学生行动起来,以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