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费“先行先试”实施约一周,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昨日表示,14个试点的指定袋使用率最多只有约5成,听到有声音指当局配套不足,他认为数字上足够,但市民用起来是否觉得方便又要另作考虑,他举例有些人表明不愿意行10多分钟去回收厨余。他强调,垃圾收费推行除了要考虑技术问题,还要顾及社会气氛、民心取态。
谢展寰昨日在一个电视节目表示,先行先试首周整体有八至九成参加者愿意自取免费指定垃圾袋,但使用指定袋的比例参差,由两成多至一半不等,私人住宅、商店及院舍参与率较高,相信与住客工作类型或背景有关,例如三无大厦的住户可能工作较辛劳,出入或不会留意大厦通告,故不知道有先行先试,他们对改变生活习惯会较不感兴趣和抗拒。
他说,有住户认为指定袋的形状不合适,认为不容易包起垃圾;有三无大厦住户反映,前往厨余回收点要步行10分钟,距离太远。被问到能否在数月内,大量增加厨余设施,让市民步行5分钟便到达,他说要在短时间内将设施增加一倍,技术上不可能。他认为现时设施数量足够,“但大家用起来是否觉得方便,明显是现时要考虑的问题。”
短期大增设施 技术不可能
谢展寰表示,现时的营商环境及经济气氛,与当年提出推行垃圾收费措施时,已有改变,同时亦影响社会气氛,他认为垃圾费会对企业、饮食业及院舍的成本有影响,但至何等程度则要透过先行先试作了解。
被问到8月1日如期推展垃圾收费的机会是否很微,谢展寰说,希望全盘检视先行先试成效,再作判断,政府会以务实态度处理,不会回避问题,考虑是否有处理方法,再作下一步部署。他强调,政府重视政策对民生的影响,还要考虑民意、民心取态,在检视政策的技术问题之余,考虑参加者的感受及情绪,“技术问题一定可以解决,但做到,跟很容易做到、很辛苦地做到、不情不愿地做到、很大代价地做到,也是不同”。\大公报记者易晓彤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