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小朋友们围着“雪龙2”号的一比一百模型,边看边猜测船上各种设施的用途。\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国家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下月访港,科学馆昨日起至6月26日举办展览,展示国家在极地探索的科研技术及成果。展览除了介绍南北极的风貌环境,更有展出两极的独特产物及1比100的“雪龙2”号模型,吸引不少市民参观。
有市民带同孩子一起看展览,认为展览极具教育意义,能让孩子认识科学及环保;有市民认为展览令他更体会到国家极地科研的实力,亦让参观者认识更多碳中和及保护环境资讯。\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易晓彤
“雪龙2”号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将于下月8日抵港,展开一连五日访问。为了让市民优先体验“雪龙2”号的考察成果及科研技术,香港科学馆从昨日起至6月26日,举办“极地科研与气候变化展览”,免费开放给市民参观,预料吸引约50万人次前来。
破冰看似丝滑 运作不简单
展览吸引不少小朋友及年轻人,其中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就是摆放在展馆中间、1比100的“雪龙2”号模型。模型完美展示了极地科考破冰船的全貌,从船身整体设计、甲板布局及直升机坪、运输箱及吊臂等设施,一众小朋友一面看,一面猜测船上设施的作用。
展览亦展示了破冰船在两极搜集到的珍贵生物标本,包括南极磷虾、地衣、“海天使”裸海蝶,以及极为少见的北极灯蛾幼虫等,参观者能近距离观赏。
展览有大屏幕,播放极地考察期间的环节及破冰船一路破冰前行的视频,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赏。同场展示板亦有介绍香港气候蓝图2050,教育市民透过节能、减少运输碳排放等方法减碳,保护环境,目标在2050年前达至碳中和。
“雪龙2”号破冰看似丝滑顺畅,实际上当中的运作方式并不简单。“船头有一定固体的重量,我们想像当船走在海浪上时,高高低低的时候,这个重力就能将冰破开、大概能破两米左右,而船尾除可以灵活后退外,在船尾大概四分之一重心位置,我们同样加重了建设。”绿色未来基金总会创会会长何建宗介绍。
极地研究助应对气候变化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表示,近年极端天气频繁,市民深深体会气候变化越趋严重,甚至可能影响整个人类族群的生存。极地研究工作能为了解气候变化的程度和来源提供很多答案,有助在未来解决及补救气候变化影响。他指出,国家在极地研究方面担当重要角色,而“雪龙2”号拥有多项关键技术,是全球第一艘采用双向破冰技术的破冰船,能有效扩阔国家在极地考察的能力。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