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地缘优势等独特地位,令香港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必须全力以赴抓住文化机遇,在服务文化复兴、发展大湾区世界文化中心的道路上,应该更加主动、先行,发挥引领作用。

图:香港是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心。图为2023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张颐武建议,打造七个重要平台,包括文化金融平台,为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提供催化剂;国际交流平台,发挥“超级联系人”功能,在香港设立更多面向全世界的国际合作机构;同时,利用传统优势打造好演艺展示平台、出版传媒平台、影视网娱平台和体育赛事平台,并注重打造国际化城市文化。

  三月,正值“香港艺术月”,全城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氛围。香港艺术节、香港影视娱乐博览、巴塞尔艺术展等一系列艺术盛事接连上演,展示出香港演艺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

  张颐武对此表示,香港的演艺展示业发达,历来好戏连台、经久不衰,市场发育成熟,因此要高度重视发展演艺展示业。打造更多艺术展示平台,创造更高端的艺术品牌。

  “大湾区的优势就是香港的优势”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霍启刚提到今年香港将举办首届“香港演艺博览”,届时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艺团齐聚香港。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前景广阔,作为其中一员的香港应该起到搭台作用,吸引海外观众也能来此观看演艺活动,“大湾区的优势就是我们香港的优势。”

  香港荟萃中西文化,曾经的流行文化亦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如何利用好传统优势,打造影视网娱平台?香港大学荣誉教授许子东认为,香港的开放性、窗口性作用,令愈来愈多的内地以及香港的影视作品“乘船出海”,诸如早前的热门电视剧《繁花》等作品在香港观众群中有口皆碑,促使香港能够为影视作品的引进来、走出去搭建影视网娱平台。他建议,香港影视人应该发挥自身联系广、平台多等优势,不应只满足在技术上提供支持,另外更要保持原有的香港特色。

  联合大湾区 打造国际赛事品牌

  在打造体育赛事平台方面,霍启刚认为,香港可以探索加强体育社会组织服务阵地,支持国际体育社会组织总部落户大湾区,同时丰富粤港澳大湾区赛事体系,联合打造国际赛事品牌,诸如大湾区公开赛、挑战赛、精英赛等区域赛事,以及共同承办国际知名赛事等。

  霍启刚说:“我在欧洲讲解大湾区的概念时,讲了10分钟。我说,你们要市场,大湾区就有市场,我跟他们讲,只要坐15分钟火车,就可以到另外一个拥有2000万人口的城市。当时外国人还开玩笑说他开一个小时的车,都离不开自己居住的小镇。所以他们对大湾区的概念充满兴趣,也充满信心。那我们就要搭台让他们来看,相信他们会找到合作的空间。”

  在霍启刚看来,“中西文化荟萃是香港的一个优势,但是这个优势不能没有根没有魂,否则就失去根基,要清楚自己的文化底蕴来自哪里,这个至关重要。”他续指,香港有传播中华文化、承担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复兴的责任。这个责任包含两方面,首先要深入挖掘和了解中华文化。其次,香港应该承担起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出去的责任。“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每个地方、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故事,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项目,将这些承载着中华文化故事的项目带到香港,再通过香港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七大平台

图:七大平台

  1 文化金融平台

  文化与金融发展相辅相成,香港是位居世界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服务专业高端、人才济济,将文化与金融行业相结合的优势显着。

  2 国际交流平台

  香港具有对外窗口的优势,发挥“超级联系人”功能,这是服务国家所需、发展自身所长的切入点。

  3 演艺展示平台

  香港的演艺展示业发达,市场发育成熟。同时,香港是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心,在艺术品交易领域,香港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份额于2020年首次超越伦敦,仅次于纽约。未来应重视发展演艺展示业,如打造奢侈品博览会平台。

  4 出版传媒平台

  香港是出版之都,在武侠小说、电视娱乐、音乐出版等均收获不错成绩,未来应重视财经出版、文化出版、娱乐出版的独特优势和自身长处,走出泛政治化迷思。

  5 影视网娱平台

  影视业是香港的传统优势,曾创造辉煌时代,因市场对象错位而出现逐步衰落的现象。港产片要想继续保持独特魅力,需好好研究内地观众的口味。

  6 体育赛事平台

  香港体育人口众多,日常习惯参与运动、热衷体育赛事的人口比例达逾35%。香港具备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条件,经常性举办的体育赛事包括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渣打香港国际马拉松赛、亚洲盃足球赛、香港网球精英赛等。

  7 打造国际化城市文化

  香港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下,香港“三大中心”的传统优势、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名校汇聚的创科优势及多元融合的文化优势无与伦比。应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打造成为吸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旅居的高质量城市。

  文体发展蓝图更清晰

  贝钧奇(中国香港足球总会会长)

  广东省与香港在文化和体育方面互动频繁,大湾区概念更是反映出国家的大力支持,希望这些交流可以和香港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相结合,令湾区的文化体育发展有更明确和清晰的蓝图。

  黎建峰(香港资深电影制片人)

  香港电影早已攒下一个非常成熟的国际影视发行网络。在“一国两制”的优势下,香港电影人对于国际价值观有深刻的体会,促使电影人在创作上更容易把优秀的中华文化融入其作品中,让电影作品更容易与全球不同地方的观众同频共振。

  谢晓莹(香港青年粤剧演员)

  戏曲传承方面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亦兼容并蓄吸入西方文化。如今,香港把握国家给予的政策红利,本地艺术家积极响应,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推广者。

  李易璇(香港芭蕾舞团行政总监)

  未来,香港与其他地区艺团联合创作,深入开展文化交流,吸引其他地区的创作人、艺术家来港,互相交流、观摩,本地人才前往内地、海外交流,推动香港建设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深远影响 | 名家助推香港文学“走出去”

图:香港书展曾以武侠文学为主题,专设武侠及金庸作品展区。

  香港具有巨大的出版业优势,本地既有记录数千年历史的文化书籍,也有现代感强的港式菜谱;既有中英双语出版,亦具有较强敏感度和超前策划的编辑人才。本地出版界出版的武侠小说,曾创造过蜚声海内外的文化现象。

  提起香港的出版业发展,就不得不说到曾创造出万人空巷文化现象的武侠小说。上世纪五十年代,金庸、梁羽生在《新晚报》等报章连载武侠小说,并深受读者喜爱,由此开启新派武侠小说之源流。金庸的小说更被读者形容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

  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表示,今年是金庸诞辰100周年,亦是梁羽生诞辰100周年。这两位新派武侠小说家将武侠小说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他们的作品不仅情节生动,还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每个段落独立来看,都带有明清散文的遗风,这种文字很纯粹,亦没有欧化,十分有助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如何令香港的出版业发展重回巅峰时期?潘耀明指出,从文学角度而言,香港拥有金庸、梁羽生这样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广大读者群的作家,他们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在华人世界,甚至在世界各地都有深远影响。这些作家和作品既是在香港打造文化创作平台的优势,亦是让香港文学“走出去”的优势。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