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方舟建議擴大河套區,在區內設立科技園區,讓芯片設計、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等領域的企業落戶。圖為內地新能源汽車生產線。

  “北部都會區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以建立足夠規模的創科產業,為香港創造新經濟增長點和提供更多優質就業機會,從而讓新界北成為真正意義上香港的都市新中心。”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表示,相比北部都會區的土地規劃,背後更重要是政府能否為北部都會區制定策略性的產業規劃,並確保具體落實產業政策時的執行細節精準有效。

  “吸引龍頭企業落戶是有效產業政策的重中之重。”方舟強調,隻有這樣,才能將“雙城三圈”打造出最好的世界級灣區經濟體,成為未來30年香港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黃山

  “雙城”指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東分別為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

  “去年,內地有一傢生物醫藥巨企宣佈在新加坡落戶,投資超過100億港元建設先進實驗室和研發中心。”方舟透露,這傢生物醫藥公司原本視香港為首選地,但經過與香港社會各界的接觸和商討後,認為新加坡開出的條件遠遠優勝於香港科技園所能夠提供的條件,並最終選擇瞭招商引資條件更吸引、行政程序更靈活的新加坡。

  與深圳協同部署產業佈局

  “創科企業在港或來港發展,主要由香港科技園或數碼港負責聯系和管理園區服務,兩者分別作為法定機構和香港政府全資擁有的園區管理公司,實際能夠運用的‘招商引智’政策手段有限。”方舟指出,如果新田科技城仍以傳統模式來發展創科產業,缺乏策略性政策配套的香港,難以同積極進取的新加坡比拼,“大型國際企業選擇新加坡而非香港作為建立研發中心的個案,隻會重復出現。”

  “以更吸引、更靈活的措施爭取龍頭企業落戶,對香港非常重要。”方舟表示,新加坡在2000年起就將生物醫藥產業列為策略性增長產業之一,並積極推出不同的鼓勵措施,包括稅務減免、大力培養本地和輸入海外生物科技人才(同時為其提供住房補貼、子女入學津貼等),同時通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積極聯系海外醫藥企業,為其搭建夥伴關系和提供政策支援。

  “創科發展需要吸納大量國際資源,香港應該積極與深圳在產業佈局上協同規劃,爭取把深圳規劃的28個產業中特別需要吸引國際資源的某些產業環節,爭取到北都落戶。”方舟說,“十四五”規劃指出要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包括資訊科技、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應用。

  優先就四大領域招商引資

  “香港國際化、低稅率、自由港的優勢,正可以幫助國傢吸引科技研發人才、突破‘卡脖子’的關鍵技術環節。”方舟建議,可優先在北部都會區就芯片設計和封裝、新能源汽車電池設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生物科技和製藥業四大領域進行“招商引資”,吸引內地和國際這些領域的龍頭科技企業到香港設立大型國際研發中心,並吸納全球在這些領域的專才,發揮“香港所長、國傢所需”作用。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