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吕绍元带领的理大项目“研发氨氮预处理/协同产电系统以实现厨余厌氧消化残余物的有价转化”,获得Green Tech Fund支持。\大公报记者赵之齐摄

  本港厨余回收情况一直不太理想,香港理工大学早前展开“研发氨氮预处理/协同产电系统以实现厨余厌氧消化残余物的有价转化”项目,获得Green Tech Fund的支持,计划9月开始进行两年中试实验,对厨余处理副产物的氨氮资源进行再利用。

  带领该项目的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副教授吕绍元表示,现有厨余垃圾处理后产生的大量沼渣中氨氮浓度极高,堆肥效率低,相信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沼渣量,提高堆肥质量并回收氨氮资源,有效减少香港碳足迹、推动实现碳中和。\大公报记者 赵之齐

  在香港,饭桌上吃剩的食物会去到哪里?吕绍元介绍,现时政府的厨余垃圾回收方案会将收集到的厨余厌氧消化处理后,进行固液分离。但他指出,目前排进废水厂的液体中氨氮处理尚不彻底;而固体沼渣残余量大,且因氨氮浓度超过标准堆肥上限的30倍,难以进行堆肥。他续指,氨氮会危害环境,导致优养化,排入河里会造成藻类的生长,且有气味污染的风险。

  两年后提供数据给政府

  而吕绍元带领的项目会对厨余残渣的处理进一步优化。该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氨氮回收系统,即在O.Park的厌氧消化主系统产出的废液中,把厨余处理产生的氨氮副产物进行分离、浓缩并回收。另一系统为热游离氨预处理系统,即利用回收得来的浓缩氨氮清洗固体沼渣,并进行热处理,以破坏溶解其中难以生物降解的絮凝物、细胞外聚合物和多环芳香烃类的天然有机物,从而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总量,提升后续堆肥效果。此外,理大亦有另一团队研究氨氮发电,吕绍元预计,未来亦可能结合该技术探索氨氮的进一步利用。

  该项目拿到Green Tech Fund的资金支持后,预计今年9月1日开始进行中试实验。吕绍元指出,中试实验会全流程、连续性地进行,亦对耗电量、温度控制等环节的成本和利润进行计算,相信两年后能提供相关数据给政府进行可行性的评估。

  不过,目前香港的厨余垃圾回收情况仍不乐观。吕绍元指出,因回收业人工高,且厨余垃圾回收成本高、利润低,循环经济难以建立。他续指,政府目前采用大型处理设施处理厨余垃圾,如O.Park和焚化炉;其中,焚化炉虽能短期处理大量垃圾,但并不利于资源回收。

  垃圾收费可用于绿色科技

  吕绍元表示,香港即将推行的垃圾收费已有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实施,但如何使用征收来的费用是需要探讨的。他认为,即便短期内建立更多焚化炉能加快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但若能把部分征收费用用于垃圾回收处理等绿色创新科技的研发与应用上,相信更有利于提升本地环保。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