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劉宏斌小檔案

圖:劉宏斌認為,工作性質涉及情感和人際互動的崗位,不會被AI取代。\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執行副主任,中科院自動化所智能微創醫療技術團隊負責人  •倫敦國王學院博士  •歸國前歷任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醫療機器人學教授、觸覺醫療機器人實驗室主任。自2020年加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不久後獲委派至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工作。  

焦點新聞/高球場環評有條件批準 9月收地

圖:粉嶺高爾夫球場部分用地收回建屋,環評報告獲環保署署長昨日有條件批準,當局將於9月收地。\資料圖片  粉嶺高爾夫球場局部建屋計劃獲環境保護署“開綠燈”。環保署署長昨日有條件批準高球場局部發展環評報告,準許相關用地發展,但須修改建屋佈局,盡量保育近0.4公頃林地,並要減少發展對樹木保育、景觀及視覺影響。  發展局表示,政府將於9月1日按計劃收回有關土地,在北端用地興建公營房屋的意向維持不變;為讓城

科研新篇/AI大腦結合機器人 提升微創手術質素

特區政府非常重視發展AI,包括但不限於將其納入《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八大策略之一,預留30億元推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而政府的重點項目InnoHK,更有多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發中心。中科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執行副主任劉宏斌教授說,中心目前取得兩大突破性研究進展:即近日多傢媒體報道的微創柔性手術機器人平臺技術,以及基於多感知模態AI大模型的智慧手術AI系統(

香港哥球會:極度遺憾

圖:對於環保署署長批準高球場環評報告,哥球會表示極度遺憾。  【大公報訊】政府早於在2019年宣佈收回粉嶺高球場其中32公頃用地建屋,但過程一波多折,去年環諮會罕有地開會討論近20小時,仍未就高球場局部環評報告有定案,並要求作為項目倡議人的土拓署補交涉及歷時8個月的雀鳥調查、飛蛾調查等八項范疇的報告。時至今年五月,土拓署補交附加資料,並獲環諮會接納大部分資料。根據一貫程序,項目環評報告獲通過後,仍

透視鏡/防濫用兩元乘車優惠\蔡樹文

運輸署日前聯同公共交通營辦商實地監察調查時發現,懷疑濫用長者兩元乘車優惠的個案,去年有361宗,前年有553宗。  定義濫用長者兩元乘車優惠,存在灰色地帶。問題牽涉公共交通業者及長者兩方面。長者兩元乘車優惠全部由政府“埋單”,在公共交通營運者中,紅色小巴的問題最多,主要是沒有嚴格執行分段收費,令政府多付車資予車主。  其次,是發生在乘客身上,個別長者依仗兩元乘車無王管,不管是過海隧巴,還是往新界的

出錢出力/畢生致力推廣兩地體育

圖:二〇〇一年,北京申奧成功,霍英東即時趕到九龍公園與市民一起慶祝。\資料圖片  霍英東十分熱愛體育運動,在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他發揮瞭重要作用。  四出遊說 助力申奧  自從1971年中國成功恢復在聯合國和安理會的合法席位後,霍英東就積極幫助中國重返國際體壇。1973年,霍英東協助中國參加在伊朗舉行的國際單車大賽,率先打破先前封閉的局面,一年後協助中國參加德黑蘭亞運會,兩年後更協助中國參加

眼光獨到/把南沙由荒灘變成海濱新城

廣州南沙位處珠三角核心位置,水路距香港38海裡、距澳門41海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和《南沙方案》等規劃相繼發佈,這裡已成為粵港澳合作的三大重點平臺之一。然而上世紀80年代,南沙還是一片荒灘,霍英東以一己之力投入巨資開發南沙,才締造瞭這裡現代化海濱新城的雛形。  從上世紀80年代投資南沙開始,霍英東集團至今在南沙投資高達數十億元人民幣。霍英東在最早規劃南沙灣時,就堅持匯集國內外專傢的意見和

高瞻遠矚/堅信祖國改革開放必成功

圖:霍英東一生十分重視教育事業。二〇〇四年,由霍英東基金會策劃出資興建的廣州市英東中學竣工。\資料圖片  1978年12月,改革開放春雷乍響,盡管仍有不少投資者心存疑慮,以霍英東為首的一批港商敢為天下先,率先到內地投資興業。  中山溫泉賓館是中國第一個外商投資項目。霍英東認為要吸引外來投資的先決條件,是改善內地接待條件。當時,對外開放剛剛起步,內地還沒有中外合作建賓館酒店的先例,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

紀念霍英東誕辰100周年/石泰峰:學習霍英東愛國奉獻奮鬥

圖:5月10日,紀念霍英東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新華社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紀念霍英東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10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座談會,並在會前會見瞭霍英東先生親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石泰峰在座談會上緬懷瞭霍英東先生的光輝一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石泰峰在紀念霍英東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講話全文:同

醫健事/粵專傢帶港徒實戰 西醫高度評價

圖:內地中醫專傢來港交流,以“師帶徒”形式臨床培訓本港中醫師。  醫管局去年開展“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三名內地中醫專傢先後來港,首階段以中西醫協作方式照顧新冠患者,次階段到多間公立醫院,檢視中西醫協作治療中風的臨床方案,並開始探討呼吸科的中西醫協作。  計劃以“師帶徒”形式,為35名本地中醫師提供臨床培訓。醫管局表示,計劃得到病人高度評價,期望未來邀請更多內地專傢來港。\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