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趙覺珵 陳青青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 任重 林森】當地時間15日,瑙魯政府發表聲明,宣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同臺灣斷絕所謂“外交關系”,願同中國恢復外交關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隨後表示,中方對瑙魯政府決定表示贊賞和歡迎。“事實一再證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15日說。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016年上臺後,已有10個國傢與臺灣“斷交”。民進黨當局氣急敗壞,臺媒15日披露稱,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得知瑙魯決定“斷交”後“非常憤怒”,但在一些島內網民看來,這是他試圖“掩飾無能”的做法。國際主流媒體高度關註瑙魯的“外交轉向”,並認為這是對臺灣當局保持“外交盟友”努力的又一打擊。1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傢表示,正是民進黨當局的“臺獨”行徑導致臺灣如今的國際空間越來越小,如果一些人繼續鼓吹“臺獨”、挑動兩岸對抗,那麼瑙魯的“斷交”將隻是一個開始。

隻剩12個瞭

當地時間15日,瑙魯政府發表聲明,宣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並強調此舉符合“瑙魯共和國與瑙魯人民的最大利益”。聲明指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瑙魯即日起斷絕與臺灣的“外交關系”,不再同臺灣發生任何官方關系,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5日表示,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已為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所確認,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中國已同全世界182個國傢建立外交關系。中國願同瑙魯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開啟兩國關系新篇章。

“斷交”消息引發島內震動。臺外事部門15日發表聲明稱,得知瑙魯與臺灣“斷交”,決定自即日起終止與瑙魯的“外交關系”,全面停止雙方合作計劃,撤離“大使館”及技術團等相關人員,並要求瑙魯關閉其“駐臺大使館”。

據TVBS新聞網、中時新聞網等臺媒報道,臺外事部門副主管田中光15日在記者會上稱,瑙魯“突襲式”通知臺方“斷交”,確切時間是在當天11時45分,且對方當時已不見臺方代表,可見“心意已決”。田中光提到,得知“斷交”後,第一時間向正在危地馬拉“出訪”的臺灣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報告,後者“非常憤怒”,因為他在瑙魯上花瞭“非常非常多的心思”。“能力不大,脾氣不小”“掩飾無能”“‘斷交’部長再次表演震怒”……針對吳釗燮的反應,不少島內網民嘲諷道。

對於瑙魯政府為何在臺灣地區選舉之後宣佈同臺當局斷絕“外交關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5日回應說,瑙魯政府宣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同臺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系”,願同中國恢復外交關系,是瑙魯作為主權國傢獨立自主做出的選擇,說明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5日稱,瑙魯宣佈“斷交”打擊瞭臺當局保持其日益減少的“外交盟友”的努力。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報道,臺灣的“邦交國”現在減少至12個,其中7個位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3個是太平洋地區國傢,非洲和歐洲國傢分別是1個。自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後,已有10個國傢與臺灣“斷交”,它們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馬、多米尼加、佈基納法索、薩爾瓦多、所羅門群島、基裡巴斯、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瑙魯。據中時新聞網15日報道,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稱,蔡英文任期內“斷瞭十國”,這讓臺外事空間面臨窒息。

瑙魯為何“外交轉向”

美國《華盛頓郵報》將瑙魯的決定稱為“令人吃驚的外交轉向”。不過復旦大學國際問題專傢信強1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事再次表明,世界各國越來越不再受臺當局“金援外交”和其他手段的蠱惑,也顯示出一個中國原則已成全世界的共識。瑙魯願同中國恢復外交關系,既是政治上的順勢而為,亦是發展經濟的務實選擇。

公開資料顯示,瑙魯位於中太平洋,由一個獨立的珊瑚礁島及周邊海域構成,其陸地面積為21.1平方公裡,總人口約1.3萬。2022年,瑙魯的GDP為1.5億美元。中國外交部網站資料顯示,1980年5月,瑙魯與臺灣當局“建交”。2002年7月21日,中方與瑙魯建交。2005年5月14日,瑙魯與臺灣當局“復交”,中方隨即宣佈中止與瑙魯的外交關系。

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提及,去年10月,瑙魯時任總統庫恩曾到臺灣,回國後不久被議會以通過不信任案的方式趕下臺。當時島內媒體就稱,臺灣與瑙魯關系因此增加瞭變數。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那時候說,“不隻瑙魯,所有‘邦交國’都存在風險”。

華東師范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弘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對於瑙魯而言,中國是一個可靠、可信任的夥伴,“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國傢的互惠互利合作已取得巨大成功,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更提升瞭該地區多國的經濟水平與民生福祉。相信這些實打實的成果已被瑙魯政府和民眾看在眼裡”。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研究員於鐳表示,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同斐濟、瓦努阿圖等國展開合作,為太平洋島國樹立瞭很好的“樣板”,這也使中國對瑙魯的吸引力日益上升。

臺當局面臨“相當艱辛的考驗”

民進黨“立委”劉世芳15日說,這兩天有美國前官員組成的代表團到臺灣,大陸顯然是借由瑙魯“斷交”事件,警告未來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同時也可以視為是對美國的另一種警告。據臺灣“中央社”15日報道,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同樣認為,中方向美方傳達瞭對臺灣議題的態度和重視,再次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說,中國向美方傳達,反對“臺獨”立場是不容動搖的。

對於美國代表團15日在臺灣與賴清德和蔡英文見面,毛寧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臺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堅決反對美方以任何方式、任何借口幹涉臺灣事務。

臺灣《聯合報》15日引述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的觀點說,賴清德上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前,兩岸形勢會變得嚴峻,這對臺當局是“相當艱辛的考驗”,剩下的12個“邦交國”能否守住、能守多久都是問題。

臺外事部門在15日的聲明中氣急敗壞地指責瑙魯罔顧臺當局的“常年協助和情誼”,並聲稱大陸“打壓臺灣”,“沖擊國際社會的秩序與穩定”。王鴻薇說,臺 “外交部”儼然已經成為“斷交部”,民進黨當局碰到相關問題就會把罪名推給大陸,她已對民進黨不抱太大期待。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說,希望賴清德上臺後可以向大陸遞出橄欖枝,與大陸交流,這樣雙方才有互信,兩岸關系也才能夠朝正面方向發展,保持和平穩定,符合兩岸人民期待。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研究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鄭劍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若賴清德上臺後繼續鼓吹“臺獨”,挑動兩岸對抗,那麼瑙魯的“斷交”隻會是一個開始,“他的立場越頑固,頂住壓力做出正確選擇的國傢就會越多”。鄭劍說,“九二共識”才是臺灣“國際空間”的鑰匙,隻有回到“九二共識”,臺當局在非政府組織中的地位、與他國經濟社會文化交往的“國際空間”才會有未來,臺灣才會有未來。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