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FP)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今天是2024年1月4日,距離2024年臺灣大選(1月13日)還有8天。

從昨天(1月3日)開始,臺灣所有的機構和個人都不能公開發佈和大選有關的民調瞭,外界隻能通過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三位參選人以及他們的副手的言行,來猜測、分析民意支持度的走向。

國民黨方面繼續試圖操作“棄保”。侯友宜說,聯合政府勢在必行。趙少康則發表個人意見,認為如果侯康配贏瞭大選,可以把柯文哲和郭臺銘找來,大傢一起討論“內閣人事”,包括“行政院長”人選都可討論。

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則在民調封關前玩瞭一把“真心話大冒險”,讓統“獨”話題再一次成為炙手可熱的焦點。

2023年12月30日,賴、侯、柯3位參選人參加電視辯論會。在辯論過程中,賴清德稱“臺灣主權獨立”,認為兩岸互不隸屬,並說“‘中華民國’會帶來災難”。此話一出,震驚島內各界。賴清德隨後澄清,他漏掉瞭兩個字,他的本意是“‘中華民國憲法’會帶來災難”。

賴清德的“災難”說,遭到藍營的猛烈撻伐,以《聯合報》《中國時報》為代表的藍營媒體這幾天連續以社論的方式對其進行批判。《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的社論認為,“無論‘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都是不可饒恕的錯誤論述,前者輕蔑國傢,後者踐踏‘憲法’,豈是競選‘總統’大位者所應為,難怪輿論炸鍋,群起質疑他是在選哪國‘總統’?”

大陸這邊,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當天就以答記者問的方式對賴清德的言論進行瞭回應。陳斌華是這樣說的:“賴清德在30日的辯論會上宣揚‘臺獨’謬論、販賣‘兩國論’,污蔑攻擊大陸,叫囂‘以武謀獨’,言語之中充斥著對抗思維,再次暴露出其頑固‘臺獨工作者’‘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兵兇戰危制造者’的真面目。”

這應該是國臺辦最新版的給賴清德的定論:頑固“臺獨工作者”“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兵兇戰危制造者”。

也許是意識到瞭賴清德的言論確實出格瞭,1月1日,蔡英文在發表新年講話之後接受記者提問時,專門就此話題進行瞭澄清。蔡英文說,擔任臺灣領導人,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系條例以及其他相關法規來處理兩岸事務,這本來就是領導人應該要做的事情。這一點她和賴清德的立場一樣,8年來也是這樣做的。

蔡英文說,“中華民國憲法不是風險”,但是與“九二共識”的連結才是風險。

蔡英文的說法,等於是當眾打臉賴清德。根據藍營媒體的描述,蔡英文說出上述這番話的時候,站在一旁的賴清德十分尷尬,就像是一個被老師罰站的學生。

但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賴清德說出瞭頑固“臺獨”分子們的真心話,而綠營媒體則從“理論”的高度,對這樣的真心話進行瞭闡釋。

以《自由時報》為例。

《自由時報》在昨天和今天連續兩天以社論的方式“深刻剖析”所謂“中華民國憲法”與臺灣的關系。

1月3日的社論題目為“清倉‘中華民國’附贈‘臺灣’?”

該社論認為,“中華民國憲法”中有“固有疆域”一詞,國民黨方面據此認為海峽兩岸“同屬一中”,但“同屬一中”一詞並不存在於“憲法”,這是一條“幽靈憲法條文”。李登輝的“(兩岸屬於)特殊的國與國關系”,以及蔡英文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張力所及應是“獨立的臺灣”(事實獨立),而非“臺灣獨立”(法理獨立)。“中華民國”及其“憲法”,不涉兩岸關系,本身未必是災難,被拿來反“獨”促統,就是災難一場。

今天(1月4日)的社論題目為“從‘委任直選’到‘反獨促統’”。

該社論重點討論所謂“中華民國憲法”的增修條文,認為增修條文接枝瞭臺灣代表權,將失去代表性的“中國僵屍憲法”改造為“臺灣擬憲法”,雖沒有“制憲之名”,卻有“制憲之實”。

在筆者看來,從法理的角度分析,《自由時報》上述“臺獨”說法,不值一駁。但是,這樣的說法對臺灣年輕人有何影響,值得高度關註。

賴清德這一次的“真心話大冒險”對選情的影響,現在還難以判定。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無論賴清德是否贏得此次臺灣大選,大陸方面對他已經定性瞭。

這和8年前大不一樣。

8年前,蔡英文贏得大選。在其發表瞭就職演說之後,大陸方面的反應為“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

臺灣大選鹿死誰手,8天後見分曉。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