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臺媒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綜合民調來看,青年對於“執政”的民進黨已不若上次“大選”青睞,當中關鍵,在於民進黨當局諸多青年政見的落實情況,讓年輕人失望。相對於各政黨註重的政治議題,年輕人更在意房價、薪資等議題。
蔡英文曾提出“就學挺你、居住挺你、就業挺你、創業挺你”等四大青年政見,以及社會住宅八年二十萬戶、基本工資三萬元(新臺幣,下同)。尤其,青年深受高房價、高房租所苦,對社會住宅政策有高度期待,寄望社宅落成,減緩居住壓力,但民進黨執行結果卻傳“跳票”。
此外,象征勞權進一步制度化的“最低工資法”,日前甫獲臺立法機構三讀通過,正式確定基本工資參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議定調整幅度,被視為民進黨選前爭取年輕選票的政策利多。然而,青年未必對此有感。
一名在電商公司擔任行銷專員的王先生受訪,他自大學畢業五年多,薪資早已不是基本工資,對基本工資調漲毫無感覺,公司不會因基本工資調整替員工加薪,反而擔心物價又要上漲。他認為民進黨當局應該檢視各傢公司替員工加薪的實際情況,祭出加薪的獎勵措施,這才有感。
許多勞工加薪無望,卻看到民進黨高官緋聞頻傳,不需負任何責任。王先生說,像他一樣的一般人,看瞭很不是滋味,相對剝奪感非常強烈。
根據臺選務部門委托臺大政治系教授洪永泰表示,這次選舉還沒看到顯著可能推動年輕人投票的外部因素,很難預估這屆年輕人的投票行為。
沈有忠也說,一方面年輕人可能覺得兩岸現狀不是現在自己有力能改變,更關心就業、房價、薪資及學費等切身相關的議題。《紐約時報》月初也報道,年輕選民是“大選”關鍵變數,有些人已表達厭倦地緣政治議題,相較起來更重視內務議題、住房、電信詐騙等和生計議題。
臺灣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莊伯仲表示,二十到三十歲的年輕人是個變數,年輕人的影響力未必可以讓人當選,但失去年輕人的選票可能落選。民進黨當局雖有些針對年輕人的政策,比如社會住宅,至於實際落成多少戶自不待言。年輕人有相對剝奪感,買不起房子、生活壓力大,民進黨當局背負執政包袱,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代表“執政黨”須概括承受。
對於民調顯示,二十到三十歲年輕人較喜愛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因年輕人認為柯講話直、對口味,但莊伯仲提醒,必須註意是否有沉默螺旋。
據臺選務部門統計,此次“大選”二十到二十四歲的“00後”首投族為1028000多人,臺灣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鈕則勛說,首投族特性是沒有傳統的政黨傾向,對候選人的好惡變動快速,可以片刻造神、也可以瞬間毀神,“韓流”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調查,臺灣青年不滿有“二高一低”:高房價、高物價、低薪資。臺灣嘉義大學學生會政務副會長陳鈺仁反映多數年輕人心聲,大四的他說,對於現狀最不滿的是物價漲太快,他大一時學校附近的便當六十元,現在要八九十元才有接近的菜色。他對未來就業薪資不樂觀,食品品保工程師三年前月薪是三萬元出頭,至今仍是三萬多元,近年房價成長速度快,社會新人很難存錢買房。
海峽導報記者方艷艷 整理報道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