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趙全勝 【海外看世界】主編:

剛剛去世不久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舊金山元首會之前對中美關系發出瞭這樣的警告:“已經處在懸崖之上”。這個有可能把中美兩強以及全球拖入萬劫不復深淵中去的推手就是臺海危機。人們不禁要問:2024年1月的臺灣大選將會使兩岸關系柳暗花明,還是地動山搖?為此我們邀請瞭34位來自美國、日本、中國大陸、臺灣地區、澳門地區和新加坡的學者分享他們的分析與思考。

參與本次快評的學者及所在單位:

黃奎博 臺灣政治大學

鄭 劍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劉亞偉 美國卡特中心

石之瑜 臺灣大學

朱志群 美國巴克內爾大學

王海良 上海東亞研究所

戎撫天 臺灣旺報

林宏宇 華僑大學

庚 欣 深圳廣電集團

劉 星 日本山梨學院大學

倪永傑 上海臺灣研究所

段瑞聰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

孫太一 美國克裡斯多夫紐波特大學

劉 強 中國社會科學院

梁 微 美國明德國際學院

李振廣 北京聯合大學

鄧中堅 臺灣政治大學

趙宏偉 日本法政大學

伍 國 美國阿勒格尼學院

吳崇涵 臺灣政治大學

陳先才 廈門大學

韓榮斌 佐治亞大學

王在邦 太和智庫

祁冬濤 新加坡國立大學

張 望 日本早稻田大學

朱 磊 閩南師范大學

向 駿 智利國傢政治及戰略研究院

殷燕軍 日本關東學院大學

吳萱萱 美國歐道明大學

周文星 南京大學

王建偉 澳門大學

陳淑英 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

潘 維 澳門大學

王正緒 浙江大學

孫太一

美國克裡斯多夫紐波特大學

34學者評【臺灣問題的選擇與出路】第13篇

出路在公民民族主義

臺灣地區大選不僅牽動兩岸人民的心,也受到全球矚目,因為選舉的結果不僅會有地區性影響,很可能也會直接關系到全球局勢。因此,很多人都在揣測接下來的幾周裡是否會有突發事件,藍白破局柯文哲民調走低之後的棄保會如何發展,國民黨的歸隊會到什麼程度,侯友宜辯論的軟肋能否被趙少康彌補,當然還有在綠營或者藍營獲勝後分別都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而對於全球華人而言,大傢最為關註的後果自然是兩岸還有多大的可能性可以在大傢有生之年統一,統一的過程會否經歷沖突甚至戰爭,綠營一旦獲勝會不會直接將兩岸拖向戰爭的邊緣。但當聚光燈打在臺島黨派之間的較量時,真正的主動權其實掌握在北京手裡。

誰輸誰贏無關大勢

當前的國民黨已經不是馬英九時期的國民黨,更不是蔣經國時期的國民黨,除瞭缺乏年輕人支持而面臨選民基礎年齡日益上升的挑戰外,國民黨為瞭穩住僅存的基本盤,也不太再敢公開談論“統一”的話題,守則談“和平”與“維持現狀”,攻則甚至有可能打擦邊球談“主權”以求生。

而民進黨這邊,當前的執政團隊不僅一直拒絕公開承認“九二共識”,潛在會上位的賴蕭組合甚至可能比當前的執政團隊更為激進、冒險。雖然綠營可能會考慮到美方的施壓及戰爭的風險而不敢真正公開宣佈獨立,但其潛移默化地塑造“臺灣身份”,並通過掌控媒體機器對異議者進行打壓,已經很難讓任何理解大陸立場的聲音有一席之地。

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號次確定圖(圖源:中華網)

北京在兩黨之間沒有選擇,因為選誰都改變不瞭當前的局勢。但正因為此,北京真正能做的選擇在自己身上。短期而言,臺島總體上無論誰執政、誰在野,都不得不遷就美國的意願,臺北缺乏主觀能動性。所以,如何推動兩岸身份認同,如何拓展彼此交流和互信的空間,從而重新去建構國傢(state-building),讓統一有可能性,統一之後有可持續性,相關政策的選擇隻能由北京來做,主動權同樣也因此在北京手裡。

從文化民族主義到公民民族主義

自從臺灣“教改”之後,經過教科書和輿論的塑造,越來越多的島內年輕人開始漸漸接受臺灣自身的身份認同,而不再認為兩岸同屬一個民族,更別提國傢瞭。百多年前,康有為主張“立孔教”,將孔子所代表的普世性道德文化秩序作為界定國族邊界的標準,這超越瞭僅以“漢族”這個種族作為邊界的狹隘觀念,也讓中國的國傢構建更具張力。而從梁啟超最早提出“中華民族”的概念,推動將中國建立為政治實體,到孫中山將“五族共和”推廣到將中國各民族融化為一個“中華民族”,再到後來從費孝通的“一體多元”復合論的闡述,以及許倬雲的“我者與他者”主客轉化與混合,中國的國傢建構有其特殊的創新之處,卻也依舊在文化民族主義和國傢民族主義之間徘徊、掙紮。所謂“國民”,究竟是“中華民族”這個族的“族民”,還是應該放棄種族、儒教的生物與文化屬性,去探索新的政治屬性?而這種新的屬性又如何能夠同時獲得兩岸的共同身份認同?

答案或許在具有政治屬性的公民民族主義上可以找到。也就是說,中國可能不得不放棄德國、日本、以色列式的以血緣、生物、文化屬性來建構國傢的路徑,而去探索讓中華民族內各民族可以獲得共識的價值與規范的道路。這對法國而言可能是“自由、平等、博愛”,對美國而言這或許可以是“生命、自由和對幸福的追求”。對一個同時包含兩岸的中國而言,這樣的價值和規范並不需要與美、法相同,但卻需要可以是兩岸民眾,尤其是兩岸新世代所擁有的最大公約數。這也意味著新一輪的公民民族主義國傢的“國傢構建”可能無法避免,也刻不容緩。而既然當前是北京更希望促成統一,則擁有主動權的北京也需要更積極更開放包容地去推動這一進程。

隻有交流才能有國傢建構

國民黨當選對兩岸而言並非萬事大吉,民進黨當選對兩岸而言也並非無藥可救,關鍵還在於北京如何去推動交流,去推動國傢構建的進程。華盛頓關註臺灣的官員、學者經常會在私底下提及,在他們眼裡蔡是很謹慎的,不會做什麼太出格的事情,而賴就不好說瞭。但越是想避免失去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就越是要有交流,哪怕是和賴這樣的個體。國傢在維穩的過程中都可以請人“喝茶”,為什麼不能在關乎民族大業的問題上也請對方坐下來談談,甚至喝一杯呢?如果雙方連對方的具體想法和訴求都無法瞭解,顯然也很難實現和平統一。而一些在當下看似荒唐的訴求,或許反倒是未來兩岸年輕世代可能會共同追求的價值和規范,何不現在就創造條件和空間,以早日完成同時包含兩岸的“國傢構建”呢?

圖源:網絡

對於兩岸的出路我們也許必須要動態地來看。兩岸實現統一之時,或許臺島上已經不再是藍綠的互搏,更有韌性也最終能將兩岸中國人拉到一起的可能也會是頻繁交流互動之後構建出的新的價值與規范體系。這個體系很可能已不再是“九二共識”,但我們中的很多人都希望這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共識。我們可以現在就行動嗎?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