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兩岸同根同源,本就是一傢人。圖為福建廈門兩岸同胞舉行聯誼活動。\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他是生於臺灣長於臺灣的“山東人”,從不諱言自己“百分之一百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課堂上聽聞有學生來自大陸便直抒胸臆:“感動得不得瞭!”他是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在網絡社交平臺上擁有數十萬“粉絲”,致力用“活的哲學”講好大陸民主故事。他是苑舉正。島內有人給他貼上“墨藍”的標簽,但他更願意稱自己是“紅統”。“紅,是社會平等、共同富裕;統,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苑舉正解釋說,自己主張建立一個良序、平等的社會,而父母顛沛流離的經歷讓他特別珍視和平、期盼統一。

  “我的國傢認同完完全全,很自然,我是百分之一百的中國人。”1960年生於臺北的苑舉正受傢庭薰陶,從小吃面食、說山東話。他的父母上世紀40年代從山東來臺,由於眷戀故鄉,始終以傢鄉的方式在寶島生活。小時候,母親常繪聲繪色講老傢的各種故事給他聽,父親還會不時用鄉音念叨“咱將來得回傢”。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在比利時留學的苑舉正第一次陪父親踏上期盼已久的“回傢路”,擁有瞭第一次的“奔赴”祖國大陸的體驗。為他們辦手續的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工作人員恰是同鄉,問:“伯伯,你多久沒回傢咧?”“40年。”父親答完,一聲嘆息。

  大陸30年變化很大

  彼時大陸改革開放後不久,苑舉正在山東農村老傢看到的是:“睡覺的隔壁就是牛棚,找不到廁所。”30多年後再回故鄉,苑舉正看到親戚住上瞭好幾層的“小別墅”,開上瞭小汽車,直呼“變化太大”。

  苑舉正說,從留學時交往的大陸同學身上感到,從大陸改革開放後的發展看到,我們國傢求真務實,找準瞭正確前進方向。“中國是有前途的,那麼我為啥不做個有前途的中國人!”

  “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這是苑舉正那代臺灣人中小學作業本上的標語,也成為他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聲音。今年海峽論壇上,苑舉正關於傢族故事的演講感動瞭千萬人。“在大陸,我看到光與希望。”

  以民心所向為念

  一盞補光燈45度斜照向整潔的辦公桌,後面貼墻立著滿是書籍的兩個櫃子。苑舉正在他臺大辦公室的這一方空間裡錄制瞭大量視頻,闡述對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領域話題的看法。

  苑舉正的視頻僅在B站平臺上就收獲瞭逾60萬“粉絲”和近4000萬次播放量。他通過彈幕和評論,看到大陸網絡討論的積極向上,也從中感到哲學是活的學問。

  一次,苑舉正在互動中問網友希望他講什麼?有網友答:“中國的民主故事。”“受到很大啟發”的苑舉正越來越發現,西方價值敘事中的核心──“民主”,是在確保西方優勢地位前提下被確立的。然而,當“中國式民主”這個選項出現後,西方的“民主”相形之下僅僅剩下些口惠而實不至的口號。

  在苑舉正看來,“標準答案”在哲學中是不存在的,因為思想是動態的、辯證的、連續的。把西方社會的變化、西式“民主”的現實放在動態框架中思考,就會發現在投票“民主”政治中,人民把票投下去的那一刻起就失去瞭權利。“大陸提出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強調的是民主制度發展要以民心所向為念。”他肯定道。在大陸看到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苑舉正深深認同“首要的是富強”。

  抗戰期間,苑舉正的父親曾在天津被日本侵略者打過一記耳光,這讓父親屈辱難忍。“現在,中國人在自己土地上受欺辱的情況還會有麼?”苑舉正說,隻有國傢獨立富強瞭才有談民主的可能,而保衛傢國平安、改善自然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等都是人民所需,“這些辦到瞭,就是民主。”

  苑舉正在網絡平臺上積極更新內容,也常在島內參加政論節目,於唇槍舌劍中激濁揚清,分辨是非善惡,駁斥別有用心者對大陸的抹黑。他說,除瞭在課堂上扮演好教師的角色,還要在網絡空間扮演好“網紅”的角色,因為“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是應盡的責任。”

  “今天有能力站在公眾面前講話,就要說出自己心中所想。”苑舉正說。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