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王義偉/文 今天是2023年11月16日,距離2024年臺灣大選(2024年1月13日)還有57天。
昨天(11月15日),備受矚目的非綠陣營整合中的大戲藍白合終於塵埃落定。在馬英九的見證下,國民黨與民眾黨達成聯手參加大選的共識,並形成瞭書面的“兩黨協商共識”,侯友宜、朱立倫、柯文哲、馬英九都在文件上簽字認可。
藍白雙方都做瞭讓步,國民黨不再堅持所謂的六四比例,柯文哲則讓出瞭統計誤差(在統計誤差范圍內,算侯友宜勝出)。雙方在共識中規劃,如果勝選就聯合組閣,其中“民眾黨主責監督制衡,國民黨主責建設發展”。
時間安排也非常緊湊,兩天之後的11月18日(周六)上午,由馬英九基金會公佈結果。屆時將揭開謎底,這一場藍白合,到底是侯友宜做正的,還是柯文哲做正的。
藍白合定局,藍營一片歡呼。
韓國瑜在臉書發文:“藍天湛湛,白雲悠悠,和平繁榮,終現曙光”。這16個字的感嘆,在兩個小時內引來瞭1.5萬人點贊,連一向親綠的網紅“四叉貓”劉宇都留言表示“唯一支持侯柯配,‘行政院長’韓國瑜”。臺灣著名時政評論員蔡正元則在節目中表示,他從來沒有感謝過馬英九,他很討厭馬英九,“但今天非謝謝他不可”。
藍營兩大媒體《中國時報》和《聯合報》今天均以社論的方式對藍白合定局給予肯定和祝賀,並提示雙方,大選尚未成功、藍白仍需努力。
《中國時報》社論的題目是“藍白齊心挺進,共迎希望與挑戰”。社論表示,藍白能合,隻是一個點燃希望之燈的開始,距離登上勝選的彼岸,還需要太多的努力。國民黨不要怪柯文哲憑“一人政黨”就能以小博大,應該反省自己看似傢大業大、人才濟濟、兵強馬壯,為何竟會混成如今這般境遇。
《聯合報》社論的題目是“藍白合作成局,下一個目標:政黨輪替”。社論提示說:“距離投票還有兩個月,藍白陣營若頻繁為小事喧嚷爭執,或者兩黨內部爆發爭議事件,仍可能造成民眾觀感不佳而改變心意。因此,雙方對彼此目前達成的共識,務必誠懇執行並盡心兌現,以保持政黨合作的良好風度與互信。”
藍白合對於綠營的民進黨而言,應該是遭受瞭一萬點暴擊。
今天出版的綠營最大媒體《自由時報》的社論,雖然題目是關於舊金山的中美元首會晤,內文卻跑偏瞭,對藍白合進行瞭一番酸味十足的評判:“這次大選,藍白合不合,一路走來似乎有一股神秘的磁力,硬要把藍白撮合送作堆。國民黨傢大業大,卻被柯文哲牽著鼻子走。情勢演變至今,即使下架瞭民進黨,也未必有利國民黨的長期發展。這種自殘式的思維,不是國民黨的作風,反而有點打鴨子上架的味道,令人納悶。”
當然,感到落寞的,還有郭臺銘。
11月14日,臺灣選務部門公告大選參選人連署結果。郭臺銘、賴佩霞組合提交瞭103萬6778份連署書,選務部門認可的聯署書為90萬2389份。郭、賴組合達標。
一直以來,郭臺銘都是想和柯文哲“談婚論嫁”。14日當天,郭臺銘應該是心情不錯,因為他手裡有足夠豐厚的嫁妝,除瞭90萬份連署書,還有300個連署站。但是,郭臺銘隻高興瞭一天,第二天(15日),柯文哲就“入瞭國民黨的洞房”。
這可咋整?
藍營一片歡騰之際,大都忘瞭理會郭臺銘。隻有上述《聯合報》的社論捎帶著提瞭一筆:“藍白兩黨如果覺得郭臺銘是在野聯盟推動政黨輪替不可或缺的夥伴,即應把握時機爭取他加入合作,至於要用什麼方式進行,包括將他列入不分區或由他推薦人選加入,都是可行的方式。”
筆者預估,藍白雙方應該會向郭臺銘伸出橄欖枝。
如是,郭臺銘就面臨選擇。從,還是不從?
答案隨時揭曉。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