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臺灣鄉親在廈門開展“閩臺同名村鎮續緣之旅”並合影留念。\資料圖片

  過去數百年來一批批先民橫渡海峽移居臺島,在海峽兩岸形成眾多的同名村,比如在臺灣有9個泉州、4個安溪、6個海豐,在重慶有26個村鎮與臺灣的鄉鎮同名。正如網友所言,“每一條路,都是回傢的路”。每一個同名村,都是兩岸同根的源。這些路、這些村是臺灣同胞對大陸的鄉愁,是兩岸同根同源的歷史文化聯結,是兩岸共有的歷史印記。同名村、同名路表達著臺胞對故土的眷戀:雖開枝散葉於臺灣,但“根”深在大陸。

  出於對兩岸同名村、同名路的好奇,住在臺北市泉州街的臺青阿義想去大陸看一看,與自己所住地同名的“泉州”是什麼模樣。早前阿義和女友終於一起到福建省泉州市一起過中秋。

  泉州市民宿老板陳先生是個“泉州通”,他向阿義講述福建,尤其是泉州與臺灣的歷史淵源。泉州位於福建沿海中部,與臺灣地緣的關系最近。地理位置上,泉州市是大陸陸地距離臺灣最近的區域。人口地理祖地根源,血緣相親。歷史上泉州曾有三次移居臺灣的高潮,僅1945年前後泉州去臺就有10萬餘人。據統計,臺灣漢族同胞中約44%的人祖籍是泉州。臺灣地名與泉州相同的達180多處。

  陳先生表示,前些年,有一位姓陳的臺胞到泉州尋根,說臺灣苗栗縣後龍鎮的族人就是來自泉州市泉港區後龍鎮,他們祖先的墳墓都朝著大陸方向。找到傢族宗祠後,陳姓臺胞告訴大陸宗親,從小奶奶就用閩南話告訴他“阮是泉州人,講的是泉州話,阮的根在泉州”。那次尋根,這位臺胞帶瞭一抔宗祠旁的紅土回臺灣,打算撒在祖先墳上。

  “泉州街”與“泉州市”

  陳先生的講述,引來阿義的興趣。阿義說,以前爺爺曾讓傢人回福建看看,但爺爺去世後,爸爸也不太清楚祖籍地在福建哪裡。“臺北泉州街,福建泉州市,或許是一條線索。”現在阿義時常看地圖,仔細查看大陸的地名。他說,這些兩岸共同的地名,讓他知道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但臺灣的教科書不會教這些,而民進黨又一直想割斷兩岸的歷史文化聯結,以致一些臺灣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大陸。”

  相比阿義,傢住嘉義縣東石鄉的臺青蔡武璋幸運得多。據嘉義東石鄉志記載,清康熙年間,晉江東石人到臺灣開基,為表不忘故土便沿用傢鄉“東石”之名。閩南語中,燈和丁同音。每年元宵,上年結婚的新人會把宮燈掛在嘉應廟,寓意添丁。清代以來,臺灣嘉義東石鄉親會派人回晉江東石,到嘉應廟祭祀,把臺灣嘉應廟掛燈數字報告祖地族親。蔡武璋循著這一習俗,多年前已回到祖籍地認祖歸宗。後來,在兩岸多方面奔走下,兩岸嘉應廟聯合申報的“閩臺東石燈俗”,於2008年入選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閩臺東石燈俗,也成為兩岸同名村親情不斷的典型。

  逾八成臺胞祖籍在福建

  在臺灣,“唐山”是大陸的代稱,很多臺灣人族譜上都記載著祖先來自“唐山”。歷史上從大陸到臺灣開基創業的移居活動,被稱為“唐山過臺灣”。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原副館長朱定波一直致力於閩臺同名同宗村研究。他告訴記者,明清以來,移居臺灣的閩粵兩省漢族先民,主要是來自福建的泉州府、漳州府、汀州府和廣東的惠州府、潮州府、嘉應州(今梅州市)。可考資料表明,祖籍福建的臺灣人占83.1%。“福建泉州府先民移居臺灣後,多以‘泉州’為村鎮名。在臺灣,你能找到兩個‘泉州村’,一個在彰化,一個在雲林。”朱定波說。曾有媒體報道,兩岸同名村有數千個之多,僅福建一省就有10798個行政村、社區與臺灣2693個村、裡同名。

  兩岸同名村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來自宜蘭三星鄉的朱宇寰在8年前曾隨爺爺到重慶石柱縣,參加渝臺“同名村.心連心”交流活動。“那時候我才15歲,出發前,爺爺帶瞭蛋蔥餅作為見面禮,我還覺得太普通。但到瞭重慶石柱縣,蛋蔥餅很受歡迎,爺爺與鄉親們相見甚歡,那種感覺很奇妙。這應該就是血脈相連、同聲同氣吧。”據說,在重慶有26個村鎮與臺灣的鄉鎮同名。

  早年,廣東也有不少民眾遷臺,然後在臺灣“留”下3個海豐村,以及海豐莊、海豐嶺、海豐坡、陸豐村各1個,屏東縣第一大鎮也叫“潮州”。

  摸索合作模式

  在廣東和福建等部分地區,用甘蔗祭祖,寓意順順利利、甜甜蜜蜜、節節高昇。廈門同安“田洋”村與臺南“田洋”不僅同名而且同宗。往年每年都會到廈門同安田洋祭祖的臺南鄉親因為近年疫情的原因,隻能委托廈門鄉親砍下一捆甘蔗祭拜祖先,共同期許未來。

  “廈門翔安這邊有個歐厝村,在金門也有一個歐厝村,它們互相對應。”臺青劉維鎧過去在臺灣從事社區營造工作,2014年與妻子一同赴廈門生活,並在歐厝村創業。“計劃深挖兩岸的文化,未來將與更多臺青組成輔導小組,把臺灣社區營造經驗移植到更多的社區,摸索兩岸鄉創合作的新模式。”。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