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最近民進黨當局與美方簽署所謂“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島內輿論一片噓聲。因為該“倡議”內容空洞,雖然包括洋洋灑灑12項議題,但對臺灣工商界最關註的關稅減免議題完全沒有觸及。相較之下,兩岸在十多年前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期收獲清單為兩岸數百類產品減免關稅。由此可見,“臺美貿易倡議”根本就是口惠而實不至,ECFA則是給臺灣工商界帶來瞭巨大利益。所以,最近島內工商界人士紛紛呼籲重啟ECFA框架下的服貿、貨貿協議,希望讓更多進入大陸市場的臺灣產品獲得關稅優惠,從而增加競爭力。

  2010年6月,兩岸雙方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簽署瞭ECFA。簡單來說,ECFA是兩岸之間的“免稅協議”,即通過降低進口關稅和非關稅貿易障礙,減低產品的成本。當時簽署的ECFA早收清單,在貨品貿易部分,大陸對臺灣開放的減免關稅項目達539個類別,包括工具機、農產品等,而臺灣對大陸開放的減免關稅項目則有267個類別,包括輪胎、紡織品等。這些類別分三階段降稅,第三年(2013年)降至零關稅。當時在野的民進黨無所不用其極地抹黑ECFA,說“ECFA損害臺灣經濟”、“ECFA搶臺灣民眾飯碗”雲雲。然而,數據顯示,過去十年,大陸累計對臺減免關稅85.2億美元,臺灣有61傢金融企業和2065傢非金融企業利用相關優惠政策在大陸提供服務。ECFA給島內相關企業和民眾,包括廣大中小企業和農漁民帶來的利益是實實在在、有目共睹的。

  為瞭進一步推動兩岸經合,給臺灣經濟註入活水,兩岸於2013年簽署瞭《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逐步減少或消除雙方之間涵蓋眾多部門的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促進雙方服務貿易進一步自由化及便利化。民進黨為瞭阻撓服貿協議實施,竟然煽動島內一些民眾進行“反服貿”活動,導致兩岸服貿協議被擱置至今。其實,當時島內服務業較為發達,進軍大陸市場,大有可為,但就因為民進黨“逢中必反”,使島內業界錯失瞭佈局大陸市場的先機。

  頗為諷刺的是,民進黨在野時極力反對ECFA,視之為“洪水猛獸”,2016年5月上臺後卻予以“默認”,享受著ECFA帶給臺灣經濟的好處,但嘴邊仍一直喊“經濟去中化”。如此神經錯亂、兩面三刀的政黨,怎可能給臺灣民眾帶來福祉?而且民進黨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兩岸溝通失去瞭政治基礎,兩岸協商中斷。正是民進黨關閉瞭兩岸商談服貿、貨貿的大門。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