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總統大選結果當地時間4月30日出爐,執政黨紅黨候選人聖地亞哥·培尼亞勝出,而此前在選戰中表示一旦當選就與中國大陸建交的“爭取新巴拉圭國傢共識”候選人阿萊格雷惜敗。根據巴拉圭選舉法院的初步結果,培尼亞獲得約43%的選票,領先阿萊格雷大約15個百分點,後者獲得近27.5%的選票。

按照巴拉圭憲法,總統任期5年,不得連任。當選總統培尼亞現年僅44歲,曾在巴拉圭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工作,2015年至2017年擔任巴拉圭財政部長。具有豐富的財經工作經驗被認為是他當選的重要加分項。這顯示巴拉圭國民更關註經濟議題。此外,培尼亞所在的黨派在過去70年中僅有一次丟失總統寶座,政根基較為穩固。

培尼亞當選臺當局松口氣?為時尚早

選舉結果出來後,島內媒體多以“松一口氣”進行報道,稱臺灣與巴拉圭關系的期末考“暫時過關”。當前,巴拉圭是臺灣在南美洲僅存的一個所謂“友邦”。培尼亞宣佈勝選後,臺當局在第一時間表達瞭祝賀。臺外事部門稱,臺當局正副領導人蔡英文和賴清德都對巴總統、副總統當選人表達瞭祝賀,並再次談到所謂“民主、自由等共享價值”。臺外事部門稱,臺灣將繼續與巴拉圭新政府深化合作與交流。

不過臺灣資深媒體人羅友志說,巴拉圭現在看起來好像保下來瞭,但下判斷顯然還早。

“你要看巴拉圭這個執政黨,執政幾年啦,一甲子以上瞭。但這一次很多西方媒體都認為,這個在野黨‘似乎有希望’。我跟你講,光有希望就可怕瞭。”羅友志說,“所以巴拉圭這一次(選舉),才是危機的開始。”

分析:

巴拉圭需要更廣闊的農產品消費市場

現實問題是,雖然臺灣不斷向巴拉圭派出貿易代表團、努力采購更多商品,但臺灣可以進口的商品量有限。2021年臺灣和巴拉圭之間的貿易額雖然達到瞭創紀錄的1.96億美元,但卻隻占當年巴拉圭貿易總額的不到1%。巴拉圭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為390億美元,農業在經濟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依賴大豆和牛肉的出口。而中國大陸是一個超級消費市場。

實際上,一些境外媒體將“對臺關系”視為巴拉圭選舉的焦點,這顯然是失焦。起因是中左翼的在野黨候選人阿萊格雷今年1月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若當選將重新審視與臺灣的所謂“邦交”關系。阿萊格雷認為,巴拉圭並未從與臺灣的關系中獲得足夠的利益,而巴拉圭的主要農產品大豆和牛肉需要中國大陸的市場。

在選舉初期,阿萊格雷和培尼亞的支持率不相上下,阿萊格雷還曾一度領跑,因此有聲音認為巴拉圭政壇很可能要“變天”。這種猜測實際上也有一定道理,今年3月,美洲國傢洪都拉斯與臺灣斷絕外事關系,去年該國總統候選人卡斯特羅也是在競選期間就拋出外交轉向的想法。也有觀察指出,目前巴拉圭已經是南美洲唯一一個與臺灣地區保持官方聯系的國傢,因此在面對蔡當局和美國時的“議價權”更高。

除此之外,值得註意的是,美國財政部制裁瞭巴拉圭大選的一位候選人,這被認為是嚴重幹預瞭該國的選舉。

培尼亞面臨嚴峻挑戰

候任總統培尼亞面臨嚴峻的執政挑戰,貪腐和社會問題盤根錯節。培尼亞以他在財金系統的豐富工作經驗為招牌,在競選期間承諾將創造50萬個工作機會,提供免費幼兒園、降低燃料和能源價格,同時將消除官僚作風、發展國內經濟、增加稅收等等。但要兌現這些承諾,必須發展經濟。

巴拉圭《國傢報》4月11日報道,像拉美地區的許多國傢一樣,巴拉圭陷入瞭低生產率和非正規化發展,要解決生產的結構問題必須找到新的發展動能,開拓更大市場,尋求更穩定的投資。而同為“南美洲共同市場”機制成員的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都與中國簽署瞭投資貿易協定,但巴拉圭卻因為沒有與中方建交而錯失機會。這進一步增大瞭烏拉圭的發展壓力。

曾任巴拉圭財政部與工商部首席顧問的費爾南多·馬希在選舉結果發佈之前表示,無論這次誰當選,巴拉圭遲早都會與中國建交。他說,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拒絕中國是不明智的,他反問:“你能想象有個國傢不與歐盟或者美國建交嗎?”他引用自己在巴拉圭國傢機構的工作經驗表示,該國沒有興趣參與大國之間的競賽,並認為,與中國建交不會影響與美國的關系。

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周志偉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表示,巴拉圭國內的商界、學界,對華關系都給予瞭非常高的期待。這次選舉的兩個主要候選人,包括最終勝出的紅黨候選人培尼亞,在談到對華關系的時候,也講到中國大陸市場的潛力。周志偉認為,中國大陸的經濟,不管是對巴拉圭也好,對整個南美洲,對全球經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利好因素。執政黨在這次選舉中繼續獲勝,未來對華的關系,也可能會出現明顯調整的跡象。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