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臺海目前尚未爆發戰爭,可是實際上已經日日上演“36計”,我軍頻繁舉行的環臺軍演,已經是典型的“瞞天過海”,常態化的軍演使臺軍疲於應對,身心陷入麻木,武器裝備也勞損過度,隨時給我們提供發動雷霆萬鈞突然打擊的機會。而臺軍和臺獨分子整日惶惶不安的狀態下,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讓他們盡顯“驚弓之鳥”的可憐相。

近日,我軍一架無人機就讓臺獨分子再次抓狂!臺“國防部”宣稱,被戲稱“雙尾蠍”的解放軍最大型號可掛彈無人機TB-001,27日首次實現環臺巡航,引發臺軍和媒體高度關註和憂懼,一架無人機為什麼讓臺軍如此牽掛呢?

原來這種型號的無人機實在太厲害瞭,首先這款無人機有著驚人的續航能力,最大航程竟達6000公裡!可以不間歇環臺飛行好幾圈!

其次它機長10米,翼展20米,自重3.2噸,可載彈250公斤,最新型號已經升級可載彈1500公斤,可以懸掛精確制導炸彈、空空攻擊導彈,甚至可以攜帶鉆地炸彈!因此臺軍原空軍副司令張延廷的話說,這是一款查打兩用的“斬首武器”!可以執行對臺軍和臺獨政要重要目標進行“斬首攻擊”!因此才令臺灣輿論如此驚懼。

張延廷介紹說,這其實並非TB-001首次繞臺飛行,去年臺軍舉行漢光軍演時,TB-001就已經出動過一次,不過當時完成偵察任務後,就原路返回,因此此次才是它首度環臺巡航。

張延廷分析此次繞臺的目的,首先可能是測試它的遙控能力。不過,以後就可能擔負起可怕的使命,不僅可以隨時偵察臺軍,還要嚴重幹擾和威脅臺軍的意志,做足“攻心戰”攻勢。

因為它具有強大的攻擊能力,因此它每次出擊,臺軍都不得不派出飛行員駕駛的戰機跟隨警戒,這其實就猶如戰國時期田忌賽馬中的伎倆,解放軍用一架造價廉價(相對戰機而言)的無人機充當“下駟”,逼迫臺軍不得不每每勞動自己最好的戰機(臺軍上駟)伴飛,長此以往,必然造成臺軍飛行員和戰機的疲損。這是一招非常陰險的陰招(臺軍認為哦)!

張延廷還預示,TB-001的繞臺以後會“常態化”,甚至普通老百姓都能經常看到它!因為它續航能力強,又不存在飛行員身體疲勞弊端,正好是一款實現“日日時時”幹擾的有效武器,畢竟解放軍不可能天天派艦隊和戰機繞臺,既便宜又能打的它正好填補這個空白,將解放軍“瞞天過海”的疲勞戰術發揮到極致!

預計不久,TB-001就不是一架兩架在飛,而是成群結隊飛行,那樣其攻擊力實在可怕!給臺軍造成的壓力也更嚴重!攻心戰的效果也更佳。

其實,臺軍對一款無人機如此驚懼,也是井底蛙之見,解放軍如今武器庫裡的“法寶”、“大殺器”可是太多瞭,TB-001再瞭得,也畢竟是一款無人機,一旦戰爭爆發,它的作用,最多可能擔負的是“偵察”和“奇襲”、“敢死隊”、“補刀”的任務,打個比方,我軍一輪強有力的導彈、火箭之後,無人機就進行敢死攻擊,進行攻擊同時,也可消耗大量敵軍防空火力,同時發現敵軍隱藏火力,給我軍新一輪更強大進攻做鋪墊,而後,大規模攻擊的短暫火力間歇空擋,TB-001還可以進行“補刀”,對殘存的敵軍目標進行精確補刀……因此它是一種非常完美的輔助型的武器,我軍怎麼會拿它充當什麼“斬首利器”呢?也太小瞧解放軍的武器庫瞭!

目前階段,正是TB-001這類武器大顯神通的機會,我軍就是要它們做足“攻心戰”的威力,每天每刻都去擾敵,要麼使臺軍麻木松懈,要麼使他們終日惶惶不可終日,成為一群驚弓之鳥,待到我軍致命一擊,就可讓他們瞬間崩潰!

不過話說回來,畢竟人類歷史上尚沒有大規模無人機作戰的先例(俄烏戰爭也尚不充分),因此也真的不排除,幾十架上百架這種大型號載彈無人機的集體精確進攻,可能真的起到意想不到的毀滅效果,那樣的話,TB-001就真的被臺軍“不幸言中”瞭,成為斬首利器瞭!

實際上綜合各方面的信息來看,臺軍對現代戰爭的理解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海灣戰爭的時代,他們對解放軍的瞭解甚至可能都不如一個資深的臺灣軍迷,更不要提大陸的軍迷瞭。毅叔可以在這裡預言,如果兩岸發展到必須武統的程度,那麼對臺攻擊將會是一個我國無人裝備展示的大舞臺,長續航長航程的無人機不過是我軍豐富多彩的無人裝備中的一種而已,還會有大量的各種型號各種用途的察打一體無人機,以及海量的巡飛彈。除瞭空中的無人裝備,還有地面的無人裝備。

當解放軍登陸之際,無人陸戰裝備將配合我軍進行陸戰,可以有效殺傷企圖打巷戰的臺軍。美國一直鼓動臺灣,要臺灣向全民分發槍械和向各個警察署發放毒刺導彈,想把臺灣打造成一隻所謂的刺蝟。但在我軍海量的無人裝備的面前,臺軍的一舉一動可謂是單向透明的,但凡有人敢於負隅頑抗,就將會遭到雷霆萬鈞的打擊,那麼美國就算賣再多的武器給這種土雞瓦狗,又有什麼用呢?當然美國佬也知道這一點,所以賣給臺灣的武器絕大多數都是老舊過時的,甚至拿瞭錢也用各種借口不交貨,可能就是知道賣瞭也沒用,還不如直接拿瞭錢,不給貨,不就環保多瞭嗎?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