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赴福州發展的臺胞高英智創作瞭不少關於福州船政的油畫作品。

  

  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艦船模型,一段段壯烈的歷史“再現”。在福建省福州市工作的臺胞“軍事迷”高英智,通過創作油畫和仿真模型“還原”百年前福州船政局所造的艦船,以可觀可感的形式讓百年印記走出書本“活起來”,其作品還獲得船政文化博物館收藏。他向大公報表示,歷史不止是塵封泛黃的老照片或者厚厚的文獻資料,還是能夠融入日常的各種具象物件。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吸引兩岸更多人攜手弘揚傳承中國船政文化。“以史為鑒,振興中華,這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大公報記者 蘇榕蓉(文、圖)

  記者采訪當日,高英智正在他的工作室裡忙著制作“龍威”號艦船模型。木屑的味道在空氣中飛揚,時不時還伴有機械切割聲。高英智說:“上個月開始動工,目前已經完成船身部分的打磨拋光工藝,‘龍威’號預計在7月初制作完成。”高英智此前陸續完工的得意之作有1:25比例的“平遠”號、1:45比例的“建威”號和“寧紹”號等5艘艦船模型。它們都活靈活現地“還原”瞭百年前的福建船政歷史,目前都已被位於福州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收藏,成為船政文化的生動載體。

  曾從事電影道具制作

  “軍事迷”高英智酷愛模型制作,曾在臺灣擔任電影道具制作。他鍾情於船舶繪畫已有多年,經過長期研究,他把目光聚焦在從風帆戰艦過渡到蒸汽鐵甲艦時代的艦船。從2011年起,高英智就開始收集資料,想通過建模來復原並繪制出這類艦船在海上航行的“身姿”。機緣巧合之下,2016年他在馬來西亞檳城的模型展上擔任評委,其間結識瞭福州一間模型設計制作公司的負責人,對方告訴他福州有“萬年清”號的一些史實資料。於是,2018年高英智應邀赴福州發展,追逐自己的“艦船夢”。

  高英智說,三十多年前作為一名模型愛好者的高中生,在好友那裡見到瞭福州船政局生產的中國首艘千噸級蒸汽動力艦船“萬年清”號模型,內心非常震撼。他告訴記者,隻有回到歷史發生地,才能更好地“還原”歷史。畢竟艦船繪畫不同於普通的藝術創作,它要以事實為依據,歷史為參照,完全不能憑空想像。

  高英智參訪瞭福州馬尾的羅星塔、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馬江海戰紀念館等船政歷史遺跡。若說到福州讓高英智完成瞭對歷史的逐步靠近,那與船政史學者陳悅的相識,就是遇見瞭幫他把夢想落到實處的擺渡人。

  一個船模需準備逾百零件

  高英智介紹,在制作船模時,他會多方搜集大量文獻資料、黑白照片、新聞報道和影視作品,盡可能繪制出艦船的原本樣貌,再通過實際建模方式制作出等比例的艦船模型。從搜集資料到整理成圖庫、電腦建模,前後需要四五個月的時間。而制作一個船模往往需要準備逾百個零件,有時還需要親自動手在機床上打磨定制。

  在一眾艦船模型作品中,高英智較關註“平遠艦”。他說,“平遠艦”上配備有克虜伯炮、哈乞開斯機關炮,要還原這些炮彈及炮臺的細節,光靠參數是不夠的,除和船政專傢反復校對研究外,他們團隊還參考瞭同時期法國的艦船和裝備設計,力求最大程度還原“平遠艦”的原貌。“模型制作時間緩慢,作品和心性都要在瑣碎中慢慢打磨。”

  在福州發展的五年多裡,高英智創作瞭包括《馬江海戰》等7幅艦船作品與《甲型一號水上飛機》等3幅飛機作品,制作瞭1:100“平遠”號等5個艦船模型,致力於通過繪畫和建模的方式讓船政文化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歷史有它厚重的積澱,但要讓更多的人主動去瞭解,就應該讓歷史‘生活化’,與藝術結合是最好的形式。”高英智說,在大陸逐夢,可以實現創作與時代“雙向奔赴”。他打算繼續創作更多關於船政的畫作及模型。對他而言,這個“船政寶庫”還有很多寶藏值得發掘。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