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臺積電13年正增長紀錄將止步
【大公報訊】根據美國芯片法案,華盛頓將向芯片企業提供500多億美元的行業補貼,邀請臺積電等半導體企業在美國建廠,並提供投資稅抵免優惠。不過這看似優厚的政策,其實充滿“毒丸條款”,美國借此損人肥己,申請企業很難從中獲利,隻能在美國的強權高壓下進退維谷。由於陷入美國的“芯片補貼陷阱”,臺積電今年營收面臨14年來首度衰退,預期全年美元收入恐將下滑1%至6%,終止連續13年增長態勢。
綜合中通社、環球網、中時新聞網報道,臺積電4月20日下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作為半導體產業景氣的風向指標,外界最關切的兩大重點為全年收入展望及投資設廠進度。臺積電表示,第二季受客戶持續去庫存化影響,收入預計在152億至160億美元之間。以中間值156億美元計算,按季度將減少約6.7%,該展望符合市場預期。
臺積電受損恐持續加劇
因總體經濟衰退和終端市場需求超乎預期疲弱,臺積電預計,全年美元收入將減少約1%至6%,低於原先預期的微幅增長。這將是臺積電自2009年以來全年收入首度呈現衰退。
在建廠進度部分,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在取得執照方面存在一些挑戰,第一期工廠維持於2024年底量產4納米制程芯片,第二期工廠2026年量產3納米制程芯片。公司目前仍在與美國政府溝通芯片法案的補助申請,尚未做最終決定。
對於美國芯片法案,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年3月直言,部分附加條件無法接受。日前,曾為臺積電工程師的臺北市議員曾獻瑩直言,隨著中美持續對抗,臺灣若繼續充當棋子的角色,臺積電受害程度恐怕會持續加劇。
另據大公報記者蘇榕蓉報道: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周小柯向大公報表示,臺積電在美的投資項目遭遇“不拿補貼難、拿補貼亦難”的“兩難境地”,深層次原因在於,臺積電在美的投資是政治因素幹擾下被扭曲的決策,並不符合市場規律。美國用工成本高且缺乏足夠的半導體專業技術人才,按照市場邏輯不應作出投資和增資決策。他表示,臺積電在美國威逼利誘下,加大在美亞利桑那州項目的投資額並將導入3納米生產工藝,不僅企業發展面臨很高的政策風險、市場風險和環境不確定性,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也面臨“被掏空”的嚴峻挑戰,實在是得不償失。
專傢:倒像是給美國送錢
廈門大學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經濟平臺主任李非教授向大公報直言,這不像是美國政府補貼千裡迢迢赴美設廠的企業,倒像是半導體企業不遠萬裡來給美國送錢,還要出賣自己的技術,順帶幫美國政府拉升一下就業率。要拿到美國芯片法案的補貼,就要符合該法案堪稱苛刻的條件,比如要求受補助者十年內都不能在中國大陸擴產,還有要交出工廠詳細經營信息的關鍵文件,一旦機密信息被洩露,不僅會曝光客戶的商業機密信息,而且還會降低臺積電本身的議價和競爭能力。
李非認為,臺積電應該正確認識當前的國際局勢,跟著美國走,最終結果隻能是人才、技術都將被掠奪。而這一次臺積電事件再次讓我們清醒認識到,中國芯片的發展還是要靠自主研發,倚靠外部技術和市場發展模式已經不再可持續。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