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臺灣民眾舉行集會反對向美國購買武器。\資料圖片

  綜合臺媒報道:民進黨當局花大錢從美國采購武器,美方交貨時間卻一再延期,其中“標槍”導彈和“陶氏”導彈竟出現“有槍無彈”、“見車不見彈”的離譜情況。據統計,美方共有190億美元(約1491億港元)的武器未交付臺灣。兩岸學者表示,美國收瞭錢卻不按時交貨,把臺當局耍得團團轉,所謂“協助臺灣防衛”就是一句空話,美國根本就是把臺灣當作搖錢樹、當作牽制中國大陸的一枚棋子。

  據《中國時報》26日報道,為強化臺軍反裝甲和防空戰力,民進黨當局從美國采購400枚“標槍”導彈和42套發射器,以及1700枚“陶氏”導彈。不過尷尬的是,“標槍”發射器雖然去年12月全部運抵臺灣,但導彈仍在生產中,臺灣空有發射器,卻無彈可用。

  國民黨“立委”溫玉霞稱,先前臺“國防部”曾表示,400枚“標槍”導彈去年一次交貨,但由於俄烏沖突需求量大,臺美交貨日期改為今明兩年各運交200枚。在“陶氏”導彈方面,原本敲定2022年先交運460枚“陶氏”導彈、改良式目標獲得系統46套、專用“悍馬”車46輛,2024年再補上1240枚、改良式目標獲得系統54套、“悍馬”車54輛,但迄今“陶氏”導彈同樣是“見車不見彈”。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也說,臺美近期多筆軍售延宕,其中以便攜式短程防空導彈與反裝甲導彈最為嚴重,得等到2025年才能一次交貨。

  對此,島內有評論諷刺稱,“還好是完整的發射車,如果隻送4條輪胎來就傻眼瞭”“就是因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抱緊美國大腿,才會造成大肆對美軍購,以及這般可笑的結果”。    

  臺媒指出,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前一周,美一口氣宣佈4筆軍售案,加上2020年之前所宣佈的,合計超過208億美元。今年已是2023年,至今美國沒有任何重大軍售裝備交給臺灣,也難怪遭嘲諷。《中國時報》稱,有些軍售案在2018年或更早之前便宣佈,也簽瞭發價書,距今5年卻看不到裝備服役。而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美方有190億美元的武器未運交。

  巨額軍購蠶食臺經濟

  另據大公報記者蘇榕蓉報道:島內學者李正圻向大公報表示,美國收瞭錢,卻不按時運交武器給臺灣,而臺當局也奈何不瞭美國。美國一方面制造臺海局勢緊張的態勢,大規模武裝臺灣;另一方面,美國借俄烏沖突,對臺當局“饑餓銷售”武器,令臺當局產生危機感,不斷大量購買美國的武器設備。可見,美國不過是把臺灣當成“武器庫”和“提款機”。

  李正圻表示,在俄烏沖突中,盡管美國沒有直接參與戰爭,但卻向烏克蘭提供瞭大量武器和技術培訓,其中美國提供的一款反坦克導彈“標槍”就曾在俄烏沖突中大出風頭。現在美國正一步步把這套做法覆製到臺灣身上。美國所謂“援助”,嘴裡叫的是“主義”,心裡想的全是“生意”,通過挑起戰事大發橫財。

  李正圻表示,臺灣巨額軍購必然使臺灣民生經濟受到蠶食,最終隻能增加臺灣民眾的負擔。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