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的慫恿以及俄烏沖突的戰場經驗啟發,臺軍將“不對稱戰力建設”看作是對抗解放軍的法寶,而水下潛艇自然是重中之重。除瞭被民進黨當局當成寶貝的自制“海鯤”號潛艇外,臺軍還在秘密推進另一個代號“慧龍”的無人潛艇項目,一直到最近幾個月在臺灣附近海域測試時,它才得以公開曝光。
據臺灣《自由時報》2日報道,“慧龍”號無人潛艇已經在最近的海試中完成瞭重型魚雷的發射試驗以及配套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測試,這將為臺軍打造的未來水下艦隊奠定重要基礎。照片顯示,“慧龍”號無人潛艇采用顯眼的紅白塗裝,長約30米,寬約3.6米,外形如同微型潛艇,艇體上方有類似潛艇帆罩的裝置,艇體前部有兩部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533毫米重型魚雷,“潛艇的各項功能可說一應俱全,未來它還規劃從魚雷發射管施放小型無人潛航器,可對敵方目標進行監控鎖定及攻擊”。
據稱,“慧龍”號無人潛艇已經啟動數年,但一直到今年8月它在蘇澳港測試時被臺灣民眾拍到,“才讓這項極為機密的計劃首度曝光”。如今該潛艇已進行瞭多項海試課目,包括以“慧龍”號無人潛艇發射德制SUT重型魚雷,成功驗證“中科院”自制魚雷發射管的性能。同時“中科院”在日前舉辦的“臺灣新創技術博覽會”上展示瞭“氫能燃料電池運用”研發成果,該系統已經安裝至“慧龍”號無人潛艇上測試並“初步驗證其效能”。《自由時報》提到,雖然“慧龍”號不會成為臺灣首艘軍用無人攻擊潛艇,但它是臺灣首度研制具“作戰潛力”的水下無人潛艇,經驗寶貴,將成為島內新一代軍備研制的重要參考,例如“慧龍”號無人潛艇上測試的諸多技術都將用於臺灣自制潛艇上。此外,在階段性研發完成後,臺海軍未來還將在其基礎上進一步研制無人攻擊潛艇。
島內媒體還分析稱,臺灣海峽的大部分區域水深過淺,更適合1000噸級甚至更小的潛艇活動,臺灣海軍現役的“劍龍”級以及測試中的“海鯤”號潛艇噸位都偏大,水下活動時容易暴露。但按照臺海軍的規劃,未來這些潛艇需要在臺灣海峽的水下長時間待命,“準備伏擊解放軍攻臺艦隊”,而小型潛艇所能攜帶的魚雷與補給都非常有限,潛航持續力也較差,無法長期埋伏於水下,作戰半徑更受限。
如今“慧龍”號無人潛艇的出現,就解決瞭這個兩難的問題——這種機動靈活的無人潛艇遠比小型常規潛艇更容易隱藏在臺灣海峽,而且它的造價較為便宜,方便建造更多的數量,不隻是分散戰損風險,還能多處埋伏。同時這種無人潛艇不需要上浮補充空氣和飲水食物等,更適合長時間水下待命。
隻是臺軍的如意算盤哪有這麼容易撥得響啊——無人潛艇的最大技術難點其實並不在於平臺本身,實現水下航行或發射魚雷都不是難事,如何實現無人化作戰才是關鍵。島內媒體披露,即便是相對簡單的自殺式無人艇,臺灣“中科院”也遭遇一系列技術困難。例如“中科院”研制的無人攻擊艇僅艇體單價就超過2.5億元新臺幣,相當於烏克蘭同類設備的8倍。更重要的是,“遙控自殺式無人艇除瞭要具備跳頻式抗幹擾系統與衛星導航系統之外,本身也要配備通過傳感器實現自主避障的航行系統,還要具備鎖定目標後的終端導引並自動化執行精確攻擊目標的能力,其復雜程度不小;臺軍還設想控制200艘無人艇同時攻擊,不可能是一對一操控,而是借助人工智能管理系統展開大規模協同攻擊,這些都不是其強項。”
此外,由於無線電波在海水中傳播時會急劇衰減,無人潛艇受噸位限制,所能搭載的接收設備和傳感器較為簡陋,因此水下通信和遠程遙控指揮問題更為突出,這就要求它必須具備更高的智能化作戰的能力。相關技術難關也是美國海軍在無人艦艇領域發展多年卻遲遲未能投入實戰的重要原因。從這個角度看,臺軍想要搞無人攻擊潛艇,實在差得有點太遠瞭……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