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黎巴嫩遭“低科技恐怖襲擊”事件甫一發生,震波就已傳遞至東亞。從兩岸的角度看,主要問題有兩個層面:論供應鏈安全,以前主要怕“斷鏈”,現在還怕被“武器化”,此次事件是否將深刻影響本區科技制造業發展,此其一。如果臺灣成瞭恐怖襲擊的幫兇,或已是幫兇而未來還會常態化,並遭到報復,大陸當局該如何處理變局。此其二。

在供應鏈中埋“地雷”,對於信息及通信電子制造業而言,過去是不可想象的情景,這可是兩岸貿易主力,如果此一聯系隨著兩邊敵對情緒不斷升高而被武器化,哪怕隻是一例恐怖襲擊個案,後果都不可收拾。

是的,可能性很低,但摩薩德開啟瞭我們的想象。是的,以色列並未承認犯行,但也未否認。

誰在供應鏈中埋“地雷”?

就當前的案例看問題,臺廠金阿波羅一推六二五,稱隻是授權商標(俗稱貼牌),設計制造都不是在臺灣,而是由匈牙利的BAC公司包辦一切。如果這是真相,那麼問題比想象中更大——貼牌現象是不是巨大的安全漏洞?

貼牌制造,是業界的一個普遍現象,但一般而言,會由原廠提供關鍵材料或零件,於買方端組裝成品,此舉是為瞭節省運費,或是避稅。不提供材料零件的純授權現象較少,因為畢竟事涉品牌名譽以及法律問題。原廠純授權,得對買方有十足的信任與瞭解,或原廠僅能靠賣商標存活才會出現。

金阿波羅公司雖小(員工僅40人),但遠不至於得靠賣商標續命。況且,此案中一臺尋呼機授權金隻有15美元,真主黨也才訂購5000臺,生意小到不值一提。

那麼,金阿波羅對BAC公司現況很瞭解嗎?顯然也不是。事發後,BAC被查出是空殼公司,匈牙利政府也否認BAC在本土有設廠。這意味著金阿波羅對商標授權處理非常隨便,買方要在產品中放炸藥簡直輕而易舉,而此一現象是不是兩岸信息及通信產品貿易的普遍現象,值得深入調查。

金阿波羅公司董事長許清光向媒體發表聲明,稱黎巴嫩爆炸尋呼機不是在臺灣生產視頻截圖

再者,從法律面來看,金阿波羅根本不可能置身事外,因為授權需要符合信息安全管理辦法,以及CMMC標準(Cybersecurity Maturity Model Certification,網絡安全成熟度模型認證)。

依法規,授權廠與買方之間必須有嚴格的管理程序和風險評估,授權廠有權利與義務監控買方的設計與制造過程,以免買方違反國際制裁,或用於軍事用途等規范。而金阿波羅顯然對法規毫無所悉,或基本無視,事發後,也拿不出可供其卸責的相關合約條款,以證明其符合安全程序。

換言之,黎巴嫩政府完全有權控告金阿波羅,也應該這麼做,讓國際司法機構介入調查。

諷刺的是,“低科技公佈襲擊”事件立即讓美國“清潔網絡”倡議者借機強調瞭其合理性,而加入此一倡議的臺灣,卻引發瞭“不清潔”的疑慮。這是另一種可能,即臺“經濟部”所聲稱,金阿波羅的尋呼機是在臺灣生產制造,隻是並未出口至黎巴嫩,“臺灣制造”也不具備爆炸造成死傷的可能性。

臺“經濟部”的說法與金阿波羅相矛盾,後者想完全撇清,前者則承認是臺灣制造,但“出口後遭改裝”。此一矛盾,顯示臺灣當局不希望國際社會懷疑臺灣制品“不幹凈”,而金阿波羅的“貼牌”撇清之說,卻凸顯瞭臺灣制品的重大安全漏洞。

個人深切懷疑“兇器”是在海外遭改裝的說法,傾向認為爆炸物是在生產過程裡就被置入,因為改裝5000臺呼叫器,工程也不算小。因此,重點在於生產地到底在哪裡,目前仍是謎團。不太明白為何黎巴嫩政府尚未公佈進口資料,在此資料上順藤摸瓜,作案地點應該不難查。

臺灣到底是不是恐怖主義共犯,必須有一個答案,因為順著“清潔網絡”的思維,輿論很快就將“低科技恐怖襲擊”事件與中國大陸聯系起來,盡管大陸與黎巴嫩遭遇的恐襲事件一點關系也沒有。

到底是誰“不幹凈”?臺灣是肇事嫌疑人,卻有人想借機對大陸潑糞。此舉雖然卑鄙,但卻值得大陸當局重新審視兩岸信息及通信貿易上的安全漏洞。

大陸需要警惕的是,臺灣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愈來愈重視科技合作。以色列國會議員於今年4月竄訪臺灣,公開宣稱的目的,就是利用彼此的工業優勢深化夥伴關系。此一事實,也被考慮在這次恐怖襲擊的來源列表裡,有人質疑,按時間序列,這不能排除是臺以合作的恐怖襲擊,即便臺灣並不知道以色列的工業合作目的,但也屬不知情之共犯。

既然嫌犯以色列開瞭先例,就無法排除美國會與臺灣合作,借由供應鏈通道,對大陸進行各種“襲擊”。即便不循此途,按“清潔網絡”思維,臺方也可以此事件為契機,推出新的供應鏈轉移計劃,逼臺商在大陸撤資,加速“產業去中”,進一步幹擾大陸的投資環境。

我一直主張,要將統一事業嵌入到中國發展軌道裡,以前可能還有人認為這是兩回事,或隻是順序問題,而現在摩薩德提供瞭想象,從兩岸供應鏈安全層面看,臺美合作對大陸發展是具有破壞性的,而且可以是立即性的。一定會有壞份子想利用摩薩德引發的全球性供應鏈恐慌,以臺灣產業為杠桿,惡化兩岸關系,阻礙大陸發展。

供應鏈安全之外,另一個層次的問題是——如果臺灣遭到報復,大陸該如何反應?

如果中國臺灣成瞭恐怖襲擊幫兇

“臺獨”當局對此事件反應低調,矢口否認並四兩撥千斤,反而啟人疑竇,因為這是共犯的特征。

已有輿論在第一時間警示,卷入中東亂局十分危險,臺當局應嚴正駁斥自己與恐怖襲擊的關系,拿出證據以正視聽,否則有遭到報復的可能。尤其要考慮到臺灣有許多穆斯林外籍勞工,很難預測以色列當前的作為是否會引發在臺穆斯林的義憤,對臺灣社會進行攻擊。

不過,賴清德並未意識到此一事件潛藏的嚴重性,或者,美國並不希望共犯因“多言”而出差錯,因為臺美可能都是共犯。

坦白說,我很難想象穆斯林外籍勞工會對臺灣社會進行攻擊,他們都是辛苦人,來臺灣掙錢的,亞洲穆斯林實無必要為中東穆斯林涉險搞恐怖襲擊,這裡不是中東。不過,金阿波羅公司位於我生活瞭20多年的地區,該工業區確實有穆斯林外籍勞工,若有人資助他們搞點事,也不能說機率為零。

位於新北市汐止遠東世界中心園區的金阿波羅公司

如果不幸發生瞭一次“金阿波羅攻擊事件”,哪怕事件多麼微小,勢必都會引起國際矚目,而大陸當局則會面臨至少兩個問題:

一、臺獨當局必然會栽贓事件的幕後黑手是大陸,借此進一步深化“臺灣問題國際化”的圖謀,大陸如何破解?

二、國際社會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臺灣若成瞭恐怖襲擊共犯且遭到報復,中方該譴責穆斯林還是美以共犯結構?

如果將臺灣視為“外人”而切割處理,就會落入“一”的陷阱,如果將臺灣視為自己人而概括承受,就要解決“二”的問題。

答案呼之欲出,大陸免不瞭要將“臺獨”當局標定為“待收拾的叛亂團體”,將臺灣定位為“待收復的叛離省份”,並訴求“統一平亂”作為對國際社會的回應,如此方能解決上述兩個問題。

除此之外,若臺灣成瞭“中國的以色列”,開始借由供應鏈對大陸進行各種滲透、離間、破壞,以致造成大陸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哪怕程度僅止於騷擾,中方要如何應對或預防?

誠然,“臺灣”人相對溫和,“臺獨”遠沒猶太人本事,兩岸仇恨值也遠不能與中東相比,上述的極端狀況發生機率很低,但摩薩德所開的先例並不隻是“低科技恐怖襲擊”,它啟發瞭“民生物資武器化”的可能性,真有心搞鬼,食物供應鏈也可以下手,想象空間奇大無比。

須知,結親難,結仇就容易多瞭。“臺獨”或許不需要在兩岸制造恐怖氛圍,隻需要一點一滴孕育仇恨與不信任,時間拉長瞭它就是贏傢,最起碼,可以完全抵消大陸的融統政策。

結語

中東紛亂以這種形式傳導到東亞地區,實在出人預料,東亞現在是電子消費產品的主要制造基地,也是全球范圍內相對和平繁榮的區域,大傢努力發展,類似恐怖襲擊的事件也在減少,因此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全力防止恐怖主義入境。

東亞沒有國傢恐怖主義,但臺灣可能是被相中的候選者。當前的“臺獨”勢力,早已動念發展民兵組織,隻是美國顯然不支持所以未能成形,然而我們並不清楚此一圖謀是否化明為暗,等待時機成熟。

和平統一與融統政策,從某種角度看是為瞭避免統一後臺灣本土出現恐怖組織。雖然在當前,民兵組織不見容於內外,但我們必然會在賴清德掌權時期,目睹各種擴增敵意的文化商品出現,並積聚成恐怖主義沃土。

供應鏈可能武器化的問題已無法回避,兩岸相關產業都要提升安全措施,因為大陸是朝開放路徑走,危險因子會隨之增加,拉拔經濟之餘,不能不正視安全問題,防患於未然。

類似真主黨與黎巴嫩無辜平民的遭遇,絕不能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地方。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