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1989年王傢的傢人從臺灣到上海看望祖父,認祖歸宗。\受訪者供圖;下圖:當年分隔兩岸的王傢的傢人隻能通過書信慰解思親之情。

  南京中山陵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最近迎來一批特殊的藏品。上海市嘉定區民盟盟員王翔宇向該館無償捐贈其傢族三代之間的兩岸傢書。1949年王翔宇的伯祖父王德元赴臺工作,不料一去不復返,其間隻能通過書信與在大陸的傢人聯絡,但後來兩岸通信中斷。而王德元則於1985年在臺灣病逝。在大陸的老父得知消息後,悲嘆“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數十年間,王傢這121封泛黃的傢書有斷有續,跨越近半個世紀,記錄著從骨肉分離到重新團圓,也濃縮瞭海峽兩岸在大時代下背景下的離合悲歡。\大公報記者 賀鵬飛南京報道

  1949年3月,復旦大學畢業生王德元在上海叩別父母,遠赴臺灣基隆一傢毛紡廠負責總務。王德元就是王翔宇的伯祖父,他在乘船抵達基隆安頓下來後,立刻寄出瞭第一封傢書。

  “臺地氣候甚佳,基隆雨水亦少,餘到三日亦不見滴水,現穿西裝一套正好,不冷亦不熱,蚊子亦不多,誠如理想中好地方,居傢辦事兩宜。”在這封信中,王德元除向傢人報平安外,還敘述瞭在臺灣的經歷和見聞,並希望弟弟(即王翔宇的祖父王德基)大學畢業後與母親“同來觀光一番,必對身心大有裨益”。

  赴臺謀業一去不返

  “伯伯去臺灣前講好年底就回來過年,不承想竟一去不復返。”王翔宇的父親王省說,隨著國民黨敗退臺灣,兩岸從此長時間對立隔絕,伯伯王德元回上海過年的願望從此成空。

  雖然兩岸對立,但是王德元起初尚能通過香港向上海寄送書信。他在頻繁的書信中傾訴思鄉之苦,匯報在臺灣的工作生活情況,並分享瞭戀愛、結婚、育兒等喜訊。

  例如在1952年4月12日寄出的書信中,王德元深情地回憶起兒時和弟弟在父母福蔭下成長,表示現在的生活都是父母昔日所賜,深望父母能夠保重身體,“畀我兄弟能補報於來日也”。

  朝夕盼望兒孫歸來

  和常見的兩岸傢書隻有單方面的來函不同,王氏傢書不僅有來函,還有回函的副本。王省說,每次收到伯伯來信,祖父母都會反復捧讀,然後由祖父王子翔回復。祖父對回信極為重視,每次都要先在稿紙上打好草稿並修改,確認無誤後才用鋼筆謄寫到信紙上,並在信紙下面墊上復印紙,以留下復印件,再讬往返香港的親友將原件從香港寄到臺灣。

  這些回信的草稿和復印件也被王子翔珍藏下來,作為傳傢寶留存至今。在1959年1月5日的回信中,王子翔對王德元當年隻身赴臺,現已兒女成行、獨立成傢感到殊為欣慰,並講述瞭元旦期間和王德基一傢團聚的情景。

  “惜兒與兒媳未能歸來作一大團聚,此固我朝夕所盼望也。”王子翔在信中熱切地期盼王德元一傢歸來,並展望“他日兒等歸來團敘時,將不知平添多少熱鬧!”

  遺憾的是,隨著大陸形勢的變化,1964年後雙方書信往來被迫中斷。改革開放後,王子翔按照原地址寄信到臺灣尋兒,但一直沒有收到回信,他又拜托親友四處打聽王德元的消息,也始終無果。

  恢復通信認祖歸宗

  直到1985年,王德基的好友在美國講學,偶然間打聽到王德元的女兒王傢梅已移居美國,並將王子翔一直在尋親的消息告訴她,對方才知道自己從未見面的祖父還活著。但在此之前的1985年3月,王德元不幸突發心臟病再也沒醒來,去世的時候不到60歲。

  王省回憶道,堂姐怕祖父接受不瞭大伯已經過世的消息,整整考慮瞭半年才寫來第一封信。收到信那天,王省下班回傢看到祖父坐在椅子上老淚縱橫,痛苦地說:“你大伯有消息瞭,人已經不在瞭。我再也見不到他瞭,白發人送黑發人啊!”

  不久,王傢梅的弟弟王威信也給祖父來信請安,並詳細介紹瞭傢庭成員的現狀。王子翔很快給孫兒孫女回信,身處三地的一傢人從此恢復書信往來。

  臺灣放開大陸探親後,王威信於1989年趕到上海認祖歸宗。當時王子翔剛過90大壽,身體很不好。但聽說素未謀面的孫子從臺灣來看他,早早地叫王省把他從床上扶起來,換上新衣服,坐在寫字枱前等候。

  “堂弟走到傢門外就跪下,一步一拜進來,邊拜邊哭著說:‘爺爺,我代表爸爸來看你老人傢瞭’。”王省說,祖孫二人見面後抱頭痛哭,場面非常感人。“堂弟回臺灣後沒幾個月,祖父就離世瞭,但他在生前終於見到對岸的孫兒,也算是瞭卻一大遺憾瞭。”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