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持續為臺島周邊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島鏈內外一體聯動,檢驗聯合奪權、聯合打擊、要域占控能力。24日的演習有哪些重點和看點?此次“聯合利劍-2024A”演習取得哪些成效?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24日表示,此次行動打的是“臺獨”囂張氣焰,懾的是外部勢力幹涉介入完全合理合法,正當必要,“臺獨”挑釁一次,我們的反制就推進一步,直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針對“臺獨”勢力,我們後續還將有何行動?

從5月23日的7時45分,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展開位於臺島周邊的“聯合利劍-2024A”行動,到24日又有哪些演習的課目?另有島內輿論稱,這次演習沒有火力試射等實彈演習,怎麼來看?如何解讀?

本臺特約評論員杜文龍表示,24日的演習揮出瞭三記重拳,第一叫艦機協同,第二叫對海突擊,第三叫對陸攻擊。

從整個演練的鏡頭包括視頻來看,首先艦機協同的范圍是在島的東側,而且通過水面編隊以及空中聯合突擊,對於艦機協同進行瞭高效檢驗。因為艦機協同大范圍內非常復雜,要尋找目標確定目標,而且要聯合對目標進行突擊,所以如果能夠把兩條線、兩個空間聯合行動,說明我們在遙遠的海域對目標的掌控能力,包括毀傷能力,達到瞭非常高的水平,這個協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協同,是實戰狀態下的協同。

第二,對海突擊。對海上目標,包括現在的各種驅逐艦、護衛艦以及其他的編隊,目標是移動目標。首先要將目標高效定位,精準跟蹤;其次是聯合使用不同武器裝備,遠中近、高中低進行組合,所以這種打擊行動力度非常高。

第三,對陸攻擊也很重要,如果島上目標,例如一些反艦導彈陣地和其他武器裝備,會對登陸等產生影響。那麼,很顯然通過我們的這種艦機聯合立體打擊行動,能夠起到很好的壓制效果。

另外,為什麼不打實彈?我感覺有這麼幾個理由:

第一,太近。如果從這次演習區域去看,5個點位的部署都離臺島很近,有人講“一步之遙”,有人用“幾海裡”去形容,如果在這麼近的距離上,幾乎把自己的槍頂到對方腦門上,無論打得準打不準,幾乎全可以一槍致命,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這種抵近式、壓迫性行動中,如果用實彈,那個效果一定很震撼。

第二,太多。從幾個點位來看,幾乎把臺灣所有的軍事能力全部捆綁,用繩子捆在一起,在這個狀態下,用不用刀、用不用槍,不是太重要。這裡最核心的點位是我們演練的科目,我們進行進、圍、鎖,就把周邊的幾個血管全部掐斷,在這個狀態下等於扼住瞭對方的喉嚨,如果能夠把對方的喉嚨全部扼住,下一步采取什麼樣的行動,那就是我們的自由。但是放心,實彈肯定有,因為我們的演練行動一般是實兵、實裝、實彈、實爆。我想下一步隨著演練行動逐步推進,包括各種項目的需要,實彈肯定少不瞭,如果有需要,能夠全部滿足,我們現在叫火力自由。

相關新聞說到,這一次是海陸空火聯合精確的演練。在這個過程中,東部戰區公佈的一個說法叫聯合奪取戰場綜合控制權,這個概念該如何解讀?

杜文龍稱,這個詞以前很少見,簡單理解就是戰場上所需要的一切控制權我們都要奪取。之前我們聽說的叫制海權、制空權、制陸權,現在如果在臺海方向有作戰行動,有可能比想象的要復雜得多,包括這三權之外的像制電磁權、制網絡權等。如果能夠在整個戰場空間范圍內,把所有的控制要素全部拿住,這對於掌控戰場態勢,包括進行各種作戰行動能夠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

我感覺之所以在這時候講綜合制權,大概是有兩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有能力奪取。之前無論是裝備能力,包括總體能力,如果相對有限,這樣把所有的權全奪到可能性並不大,但現在我們在臺海有絕對優勢,而且叫碾壓性優勢,這個詞特別準確。所以,從這個點上看,我們有能力在臺海空域、海域進行多個權的爭奪,而且有瞭類似的打擊行動和打擊效果,我們的作戰行動將會非常順利。

第二就是有必要奪取,因為如果真作戰,就這麼個小島、狹小海域,我們首先可以壓縮作戰空間,如果能夠把不同的控制要素全部拿到,臺軍各種能力的發揮有可能受到重大局限。比如說通過奪取制空權,臺方飛機起不來;通過奪取制海權,臺方海軍可能根本無法行動;而後通過奪取制網絡權、制電磁權,臺方的導彈,包括精確制導以及各種信息技術的武器裝備就沒有辦法使用,一堆廢鐵,就可以把戰場空間快速壓縮。此外,可以壓縮時間,通過聯合奪權,可以讓臺島目前所有的作戰兵力,包括其之前吹噓的導彈、艦艇等,使其作戰能力降到很低的狀態。如果從制信息權、電磁權這個角度去分析,那麼之前臺方的很多裝備規模,包括像是“大范圍”的這些概念也都不成立瞭。一旦在實戰狀態下結合硬摧毀能力,包括其他的打擊能力,我們短時間內,就可以用雷霆萬鈞之勢獲得最後的勝利。

也有很多觀眾會把這一次“聯合利劍-2024A”和之前的2022年8月份的一次環島演習做一個對比,那麼這一次“聯合利劍-2024A”演習有哪些突破?

杜文龍認為,首先是檢驗瞭快打能力。很多人說這次演習太快瞭,時間地點什麼都沒有,馬上就進行瞭演練行動,這就證明我們準備很充分。如果能夠快速展開,在周邊形成圍攻部署,說明我們的作戰準備,包括各種保障工作非常到位,一切以實戰作為核心,說明今後任何“臺獨”勢力挑起任何風浪,可以在第一時間撲滅,第一時間進行各種作戰準備。

第二是檢驗重打能力。按照目前5個點位都有,而且跟之前相比點位更多,也說明瞭我們在每個點位都可以集中不同軍兵種的重拳,進行聯合突擊,所以“聯合利劍”非常鋒利。通過幾個點位的部署,包括各種作戰方案以及各種作戰目標的選擇,我們可以在關鍵時刻形成毀傷能力和癱毀能力。

第三檢驗巧打能力,這個“巧”是巧妙的“巧”。比如說,在臺島周邊哪些高端武器裝備大量使用並針對臺島密集部署,還有針對一些所謂的“援助”,如果通過網絡、電磁這些權的奪取和控制,那麼對方的這些裝備就無法發揮作用。所以看著戰機、導彈、艦艇規模尚可,但如果通過巧打能力,這些武器裝備根本就沒有辦法起飛,沒有辦法開動。

所以這一點來看,首先把島內外、離島鏈這個能力進行瞭檢驗,就像個夾心餅一樣在其中。另外,我們在離島和主島之間也進行瞭多點位的行動,之前我們在金門、馬祖,包括烏丘嶼、東引島沒有行動,現在是聯合行動,軍隊與海警聯合行動,而且是離島外島一體、主島外島一體,這個態勢跟以前相比有重大突破。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24日表示,此次行動打的是“臺獨”的囂張氣焰,懾的是外部勢力幹涉介入完全合理合法正當必要。“臺獨”挑釁一次,我們的反制就推進一步,直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那這樣的表態傳遞出什麼樣的信號?

本臺特約評論員蘇曉暉表示,從國防部的表態當中可以看到信號仍然是非常清晰的。首先強調的是我們有決心也有能力來維護國傢的核心利益,包括堅定維護國傢統一和領土完整。

說到“臺獨”勢力的囂張氣焰,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此前賴清德的“5·20”演講,但這並非一個孤立和偶然的事件。在過去多年當中,民進黨當局“臺獨”勢力其實是在不斷進行挑釁,不斷破壞國傢利益。而這個過程當中,也不乏所謂的試探意味,試探的就是大陸方面的反應,包括解放軍將采取什麼樣的行動。

另外涉及到外部勢力,我們也觀察到瞭很多負面的動向,外部勢力往往會向“臺獨”分子來釋放一些信息,對其進行慫恿,不管是軍售還是軍事合作,做瞭很多的壞事。同時,外部勢力在觀察臺當局進行挑釁的過程當中,也有在進行自己下一階段計劃準備的考慮。也就是說,他們看到民進黨當局,包括賴清德本人在進行挑釁的時候,如果大陸方面沒有做出反制措施,或者說反制措施不夠有力,無異於是擴大瞭他們幻想的空間,那麼這個時候,就會看到“臺獨”會得寸進尺,而外部力量會變本加厲提供支持來進行勾連。

所以,這一次國防部釋放出的信息恰恰強調的是,每一次有動作有挑釁的時候,我們必然要進行反制,而且反制要不斷加碼升級。也就是說,對於這樣的動作本身,中國未來還有很多的後招,有一套又一套的組合拳可打。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向“臺獨”勢力來進行有力回擊,同樣也警告外部勢力,不要總要攪動中國周邊的態勢,包括對中國的內政不斷進行幹涉,那必然要付出代價,最終是得不償失的。

這樣的一場演習其實對於島內來說是震動的,很多島內的媒體也在關註,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指出,東部戰區宣佈瞭演習之後還有相關配套的海報,我們關註到一個點都是用繁體字,並且有紅色和綠色分開。如何來看東部戰區這一系列行動的震懾作用?

蘇曉暉說,細節的設置是很有講究的,首先我們會看到這一系列的海報指向的當然是“臺獨”,強調的是“臺獨”隻有死路一條。其實在這個海報當中,如果大傢看細節,獨這個字的處理是分崩離析的,恰恰說明不管在“臺獨”的道路上如何來進行試探,甚至試圖狂奔,最後隻能更快靠近死亡。另一方面,我想強調的是,海報所釋放的信息,包括剛才提到的用繁體字,顯然針對的不是島內民眾,不是我們的同胞,而隻是“臺獨”分子。

其實,可以來觀察一下島內的反應,可以說島內民眾的反應是非常真實的。有一些島內民眾直接指向賴清德的演講,說這個演講就是“臺獨”宣言,會帶給島內更多的問題。

在過去多年當中,島內很多民眾觀察臺海形勢的變化、兩岸關系變化的時候,他們其實更多的是希望能夠進行合作,自身發展能有更多的空間,希望臺海能夠保持和平穩定。但是他們也看到,恰恰是民進黨當局“臺獨”勢力不斷的動作帶來瞭更多的風險,很多的民眾說“臺獨”勢力是甘當急先鋒,甚至與外部勢力勾連來充當棋子,最終受害的就是島內民眾。所以,當傳遞信息在提醒這個“獨”的時候,也是希望看到島內民眾能夠認識到當前形勢的發展,未來有可能出現更大的風險,讓兩岸同胞維護國傢統一的這種決心和意願能夠進一步上升。

另外,說到海報,尤其是最新一期的海報,很顯然也反映出的是我們的反制措施。大傢會看到反制措施的升級,此前臺方一再強調的所謂的“海峽中線”早已不存在,此前禁限水域也已經是一個空虛的概念。所以每一次的反制,是使“臺獨”能夠發揮的空間進一步收窄,這也是海報所展現出的,要讓“臺獨”勢力必須要看到,“臺獨”是死路一條的這種現實。

臺媒關註行動的代號“聯合利劍-2024A”,有島內的輿論說,有瞭A之後是不是可能還會有B或者C,一個系列展開,過去比較罕見的這種圍島演練,是否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變成常態化?

杜文龍表示,從解放軍在臺海周邊的各種演訓來看,早就常態化瞭,現在隻不過是新常態。

從1996年到2002年再到現在的“聯合利劍”演習,常態化大概有這麼幾個臺階。首先是繞島,無論是航母、戰鬥機、轟炸機,繞島訓練非常頻繁,而且以前是正著繞反著繞,不同方向繞,形成瞭一個嚴密的部署。現在形成瞭一圍島訓練,從鎖臺、封臺,包括一些演練看,在周邊常態化的圍攻部署基本形成,在周邊不同點位頻繁進行、高強度進行,這是核心。現在,可能是一個“打島”的常態,我們不同軍兵種,包括武器裝備的存在,都說明一旦有事,我們能夠在臺島周邊展開圍攻部署,可以“讓臺灣沒有一寸海岸線是安全的”,變成一個常態化的語句。

這個演習番號加瞭A,會有很多聯想,比如A後邊是什麼,一大串字母,可能BCDEFG,可能全有,而且每次演練行動重點不一樣、兵力不一樣、位置不一樣,可以把解放軍各種作戰方案進行檢驗,也說明下一步針對“臺獨”活動的猖狂程度,我們的演練行動會加碼會持續進行。

另外針對外部的幹涉,我們各種演練行動也會有針對性進行。如果針對各種特殊復雜情況,我想我們的方案在調整、兵力在調整、目標也在調整。所以,這個常態化不光是A後邊一串字母,還有可能與年份密切相關。總之“臺獨”越猖狂,我們的演練行動的頻度就會越高,強度就更大;外部情況越復雜,我們演練的強度,包括規模,也有所調整。總之,對方有什麼樣的反應,我們就會用加碼的反應做出我們應有的回應。

東部戰區的演習之後,有美國高官聲稱呼籲中方保持克制,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表示,臺灣是中國的臺灣,輪不到美國說三道四。中國外交部的表態中提到,中方絕不允許任何勢力以任何借口為“臺獨”分裂活動提供保護傘,如何來看這樣一個表態釋放的信號?

蘇曉暉稱,這個表態是有針對性的,大傢會註意到一些外部勢力對中國內政進行幹涉,說三道四,好像已經成為瞭一種很難改的老毛病,而中方也看到背後它的企圖和用心。

近一時期,當賴清德發表演講以及解放軍的演練後,對這一系列的動作,很顯然西方世界還在試圖營造一種所謂的虛假敘事。也就是說他們看到的並不是中國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定決心和我們的正當行動,而是試圖描述成所謂“大陸脅迫臺灣”的這樣一種虛假的趨勢。同樣對於個別大國來說,也以此來準備下一階段在亞洲的軍事佈局,以臺海地區可能會生變、臺海可能會發生沖突為一個預設場景,拉更多的盟友和夥伴在軍事上進行配合,甚至刻意營造一種非常危險而且緊張的氛圍來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大國競爭還是我們看到的老套路。

這個時候中方所強調的信息,首先是不管如何幹涉中國內政來試圖攪動,都不會改變我們祖國統一的最終目標,同樣國際社會也堅定支持一個中國原則,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另外,針對個別國傢目前所進行的嘗試,中國也看到,大國之間維護關系穩定仍是一種共識。所以,一方面希望達到這個目標,另一方面進行挑釁隻會造成臺海局勢的變化,造成更多沖突失控的風險。而對於另外的一方來說,必須要考慮到自己如果不斷進行挑釁的話,可能會造成的嚴重後果。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