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時新聞網4月24日報道,4月3日花蓮7.3級地震造成多人死傷,到23日凌晨6.2級地震花蓮縣又出現樓房傾斜,期間超過千次餘震,引發人心惶惶。島內親綠作傢苦苓聲稱,這場地震的“好處”是讓臺灣距離中國大陸更遠,理由是臺“氣象署”兩年前公佈的一張“臺灣9年移動”對比圖。對此,臺“氣象署”打臉指出,臺灣島事實上每年更靠近大陸4到5厘米。

報道質疑稱,地震這種事也能拿來操作“抗中保臺”?針對此事,臺“氣象署”回應稱,臺灣島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菲律賓海板塊活躍度高,每年以7到8厘米的速度移動。相對速度場示意圖顯示,臺灣島西南部每年約以4到5厘米往西南方向移動,東部整體往西,最遠的蘭嶼則每年朝西北方向移動7到8厘米。而由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推擠作用,臺灣島整體正逐漸靠近中國大陸。

島內綠媒“三立新聞網”稱,臺“氣象署”2022年公佈的那張對比圖,顯示的是2009年至2018年通過島內160多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站點監測的數據結果。如果僅從絕對速度場位移來看,臺灣島西部大體是在向東移動,但事實上真正要看的是相對速度場,即要把板塊相對移動也考慮進去。

對比圖的作者、臺“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專傢蔡旻倩表示,從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7到8厘米這麼活躍的速度來看的話,臺灣應該是會越來越近中國大陸的邊緣。臺灣大學地質系教授吳逸民表示,臺灣大部分區域事實上是在歐亞大陸板塊,與中國大陸相對的運動量移動是很微小的。根據衛星測量資料,4月3日花蓮地震前後45小時,震中附近定位基準站位移最大抬升量發生在花蓮站,抬升約45.1厘米。然而,因為沖刷侵蝕又會形成土地,臺灣整體的變化並不大。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