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 圖源臺媒

臺當局與印度16日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臺勞動部門發佈新聞稿聲稱,引進印度勞工是為因應產業缺工,並積極回應各界期待新增勞工來源地,以利雇主多元選擇。

對於民進黨當局為何遠從人們比較陌生的印度引進移工,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引進印度勞工和不顧供應鏈成本和美國勞工工作習性,硬要臺積電前往美國設廠一樣,把引進勞工或去海外設廠當成戰略棋子來用。日本人口為臺灣的5.5倍,但勞工人數僅205萬人;韓國人口為臺灣的2.5倍,勞工人數僅一百多萬人。它們不像臺灣,傳統低薪產業一喊缺人,執政當局就不斷開放勞工輸入滿足業者需求,而不顧社會的感受,以及大量低就的人力仍未充分運用。何況,日本和韓國都使用大量的中國移工,但臺灣卻把語言相通的大陸勞工排除在外。

文章指出,臺灣這些年大量引進外籍勞工的後遺癥之一,是傳統產業的低薪固著化。影響所及,有些產業即滿足於低成本經營,完全不思升級轉型,導致初出社會的年輕勞動人口也連帶變成低薪族。蔡英文任內,雖連年調升基本工資,但其受益者主要是外來勞工。對臺灣青年而言,產業不提升,薪資低迷化,他們就越發高不成、低不就,許多人被迫成瞭滿街奔忙的外送員。

文章表示,民進黨當局如果不能從產業面及社會結構面去思考民眾的發展,一味想用便宜勞工來填補傳統產業的缺工問題,未來臺灣的人力發展和經濟發展勢必面臨極嚴峻的斷裂。

臺灣引進外勞除瞭有底薪排擠民眾就業問題,外勞失聯問題也很嚴重。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失聯勞工累計已達86523人、增加近6000人、平均每天約17名勞工失聯,並以制造業失聯達49318人最多,臺勞動部門調查也顯示,過去6年約有半數的制造業及營建業雇主反映聘雇的移工失聯。產業勞工的雇主運用勞工最困擾除瞭有68.2%為語言不通外,其次有34%的雇主反映發生行蹤不明失聯情形讓其困擾,至於失聯的原因,有68.6%的事業面雇主認為為受其他人慫恿、轉介,其次為希望獲得較高待遇及賭博欠債或犯法逃逸等。

蔡正元在節目中指出,民進黨提出開放印度勞工來臺,就是為瞭金主的產業需求,“如果是因找不到勞工,為什麼不提高薪水?”而民進黨稱,提高薪水沒有競爭力,因此要引進便宜勞工,蔡正元則質疑,為什麼不從大陸引進勞工?距離近、管理方便、語言口音也通。

蔡正元續指,每個“執政黨”都會養一批人力中介業者,可以拿到政治獻金,當民進黨利用業者的需要引進勞工,人力中介業者便可從中獲得龐大利益,因為印度勞工來臺前,要比照制度先繳一筆錢,而這筆錢大部分會被印度政客瓜分,其餘則被臺灣政客與背後的人力中介業者瓜分。

關於臺灣目前有8萬多名逃逸勞工,蔡正元說明,是因臺當局無法得知這些勞工的傢人是誰,就算聯絡傢鄉執政當局,也會因沒有完整的戶口制度,而無法解決問題;反觀大陸,能掌握來臺的勞工身份,與他們的傢人,若是引進大陸勞工,便不會有逃逸的問題。

針對臺勞動部門表示,印度在美國印太戰略中占重要地位,蔡正元直言,臺灣地區並非美國的藩屬或是殖民地,美國總統拜登甚至不允許臺灣參加“印太戰略”。此外,比起印度,在“印太戰略”下,印尼的地位更加重要,“那為什麼不講印尼呢?”蔡正元指出,引進印度勞工將對臺灣產業造成無法想象的沖擊,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反對服貿時,就曾主張會沖擊臺灣產業,引進印度勞工也是同樣的問題。

海峽導報記者方艷艷 整理報道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