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島內媒體披露,全臺7座主要的空軍基地開始大興土木,計劃大幅度拓寬機場跑道。島內有分析稱,此舉意圖提高解放軍導彈炸毀臺軍基地跑道的難度,也可能是在為“美軍增援兵力降落臺島”做準備。

臺軍當真是在白日做夢瞭。

多傢西方媒體近日援引臺媒報道稱,臺灣軍方在與美國同行進行廣泛研究和協商後,決定將全臺7座主要空軍的主跑道寬度拓寬為60米。臺軍認為,當解放軍遠程火力對這些基地發動襲擊後,拓寬的跑道將縮短修復時間。

《臺北時報》稱,以往修復一條有一兩個巨大彈坑的跑道需要4小時,經過臺灣軍方的一系列努力,現在隻需要2.5個小時。而擴建跑道後,這些修復工作可能在不到2.5小時內完成,“使戰鬥機能快速起飛並發起反擊”。臺軍匿名消息人士表示:“如果解放軍地對地導彈或其他武器在沖突期間擊中機場跑道,可能會整個基地癱瘓,所以我們需要為此做好準備。”

臺軍的評估認為,如果向跑道發射6枚精度約50米、破壞半徑為25米的彈道導彈,摧毀跑道的可能性將達到80%。該消息人士推測,解放軍可能通過連續向發射兩枚導彈以確保摧毀跑道。

冷戰期間修建的清泉崗空軍基地

臺“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表示,美軍在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跑道寬度為61米,可起降B-52、B-1B和B-2戰略轟炸機以及各型運輸機、空中加油機。目前臺軍的7座空軍基地中,隻有冷戰期間由美國指導建造的臺中清泉崗空軍基地符合要求,當時它旨在容納B-52轟炸機和其他大型運輸機,而其餘的空軍基地主跑道及滑行道寬度隻有45到50米,因此臺軍計劃將跑道兩側約7.5到15米的路肩及緩沖區進行改建,將其強度提升到主跑道標準。張延廷表示,如果跑道拓寬到60米,隻需要半邊跑道就可以保證戰鬥機起降,“30米的寬度對戰鬥機起降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據稱臺灣空軍人員曾在清泉崗基地和美國接受過跑道快速修復培訓。該消息人士描述稱:“在此前的一次演習中,臺軍未爆彈藥處理小組使用18公斤TNT在基地的滑行道上引爆以模擬敵人的襲擊。爆炸產生瞭一個2米深、半徑20米的洞,小組隨即快速清除異物、鋪設玻璃纖維維修包、回填彈坑並壓實。”

然而還有島內部分媒體由此開始意淫,猜測既然臺空軍基地擴建後可以起降B-52等美軍主力戰略轟炸機,未來美軍是否可能在戰時直接降落臺灣進行快速增援?

臺媒采訪張延廷時就提到,“未來臺空軍基地跑道拓寬到60米,一旦兩岸局勢不穩,美軍軍機有可能在臺灣起降嗎?”張延廷回應說:“這個是由美國人來決定,我們沒辦法。但從能力上看,的確也有這方面功能,以前美國的B-52轟炸機也在清泉崗機場降落過。”

在筆者看來,臺軍試圖用擴建跑道寬度的方法來應對解放軍的打擊,實在是一種過於落後的思維。就臺媒的描述而言,目前臺軍針對彈坑的快速修復措施隻是針對傳統彈頭。但目前解放軍導彈已經配備瞭多種針對機場跑道的特種彈頭,例如鉆地的反機場跑道彈藥,可以充分發揮彈頭的侵徹作用,鉆入跑道硬化路面下面再引爆,不但爆炸范圍遠超常規彈頭,而且還會破壞跑道路基,根本不是臺軍準備應對的“2米深、半徑20米”的彈坑可以相比並論的。

此外,為遲滯跑道快速修復部隊的效率,目前常見的方法是在機場上投放大批不定時引爆的小型彈藥。例如解放軍在珠海航展展出的“飛豹”戰鬥機就掛載有AKF98A大型佈灑器,它可以攜帶數百枚小型彈藥覆蓋整座空軍基地,不但能夠破壞跑道修復進展,而且它本身也可以在機場跑道上炸出大量坑洞,使對手“修不勝修”。

至於說部分島內媒體指望美軍在戰時冒著解放軍遠程打擊火力在臺灣空軍基地降落,就更是做夢瞭。且不論這些機場屆時還能不能使用,當前美軍認為,設施齊全的日本沖繩基地群在解放軍導彈威脅面前都不夠安全,需要撤離到更遠的關島甚至澳大利亞,因此更不用指望美軍戰機冒死降落在臺灣機場瞭。

當然,可能美軍對於臺灣方面的請求也是一頭霧水——讓B-52冒著解放軍炮火降落在臺灣基地到底圖什麼?難道是給解放軍千裡送人頭嗎?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