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陳先生,美國計劃通過總統提取機制對臺軍援,這究竟是為瞭什麼?是要“協防臺灣”嗎?

特約評論員 陳冰:我們先瞭解下總統提取機制。總統提取機制,是指總統無需國會審批,直接從美國現有庫存中調撥物資。這並不是說總統可以隨便花錢,而是經過國會批準有一個預算總額,總統可以在這個額度內花每一筆錢。

比如在烏克蘭危機中,拜登總統用這種機制,對烏克蘭提供瞭37次緊急軍援,總金額是211億美元。現在美國計劃用總統提取機制對臺軍援,實際上是按照2022年底國會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而行事的,其中承諾從2023到2027年間,向臺灣提供100億美元軍援,所以總統可以在這個預算范圍內花錢,計劃第一筆花5億美元。區區5億美元,當然對臺軍力的提升無濟於事,但可以播下種子,拋出誘餌,要臺灣今後購買大量類似的美國軍火。按臺灣軍方人士的分析,這5億美元的對臺軍援,大概會包括無人機、“針刺”導彈、“標槍”導彈、反坦克導彈、反艦導彈,也就是在軍援烏克蘭中演示過的那些小而輕的武器,從而蠱惑臺灣提升“不對稱戰力”。對臺軍援這些武器後,美軍會幫助臺軍訓練如何使用,當臺軍掌握瞭要領後,就得從美國軍火商那裡大量購買這些武器。這才是美國對臺軍援的真正目的。

也就是說,美國並不是要“協防臺灣”,而是要臺灣購買更多美國軍火,從而提升臺軍的“不對稱戰力”。現在美國國會、智庫什麼的,總是進行臺海開戰的沙盤推演,說缺這缺那,就是要臺灣補缺,誘導臺灣大量購買美國軍火。民進黨當局上臺6年,花220億美元購買美國軍火,這5億、10億美元的美國對臺軍援,簡直不值一提,但卻是誘餌。

美國F-16V戰機

直新聞美國25傢軍火商赴臺攬生意,還說尋求與臺灣武器研究機構和軍火商尋求聯合生產,來提升臺灣的防衛能力,美臺能聯合研發武器嗎?

特約評論員 陳冰:美國軍火商赴臺攬生意,說是兜售美國武器,加劇兩岸緊張,是真話。要是說尋求與臺灣同行合作研制武器,那就是大話、假話瞭。美國軍火商組團到臺灣,參訪瞭臺灣軍工研究機構和多個軍工企業,說是來尋找合作,實際上是來探虛實的,看臺灣軍工產業的“產能和體質”如何,從而為今後擴大對臺軍售有的放矢。為什麼說美臺聯合研發生產武器可能性不大呢?

第一,美國和臺灣要聯合研發武器,不是企業間說瞭算,而是要經過政府授權和批準。如果美國政府批準相關授權,不僅違背一個中國原則,而且臺灣軍工企業也可能不答應,因為那樣美國就掌握瞭主動權,臺灣就是個生產商,況且美國不允許把最先進的軍工技術拿到國外。

第二,美臺聯合生產武器,已經提瞭好幾年瞭,但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都在紙面上、嘴巴上。但要臺灣確保給美國軍工產業鏈不斷貨,倒是有可能,比如高端芯片。反過來要美國給臺灣軍工保證點什麼,恐怕指望不上。臺美在軍工上進入實質合作,恐怕遙遙無期。

第三,美國所謂的美臺軍工合作,是不是為瞭彌補拖延交付對臺軍售,在臺灣本地生產解決呢?好像也不是。美國對臺軍售,臺灣交瞭錢,但仍有190美元的軍火沒按時交貨,比如F-16V戰機就遲遲交不瞭貨。但在臺灣建立這種戰機的組裝生產線可能嗎?那得花很長時間,根本無法滿足臺灣近期的需要。可以說,美國和臺灣所謂聯合生產武器裝備,就是撓癢癢,說說而已,可能給臺當局一些說辭,一些安慰,但很難實施。臺灣最明智的選擇,是設法維護臺海和平,不要有戰爭。這一方面要和中國大陸溝通好,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另一方面要拒絕美國的誘惑和誤導,要看清楚人傢隻是想大賺軍火錢。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