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地震寶寶足印。右圖:12月20日,在積石山縣大河傢鎮大河村安置點,小朋友在帳篷外做遊戲。\新華社

  18日23時59分,強震突襲寒夜中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震級6.2級,震源深度10公裡。截至19日下午3時,救援工作基本結束,20日9時為止,地震造成甘肅113人死亡,782人受傷,14939間房屋倒塌,207204間房屋受損,涉及群眾145736人;造成青海海東市21人死亡,198人受傷,13人失聯。

  下一步工作重點將轉為傷員救治和受災群眾生活安置,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大公報記者在臨時安置點看到,一頂頂救災帳篷整齊排列,多數受災群眾已得到妥善安置,災區已通車,帳篷也通瞭電,供暖的爐子裡炭火正旺,暖意融融。19日下午,當大傢得知“地震寶寶在救護車內平安出生,母女健康”時都鼓起瞭掌,這個喜訊就像一道曙光,給當地民眾帶來瞭希望。\大公報記者 郭濤積石山報道

  甘肅省抗震救災指揮部20日表示,災後出動救援力量4500多人、車輛820多輛趕到災區,進行全覆蓋、無盲區搜救。目前,共臨時避險轉移安置20457戶87076人。中國多個政府部門19日緊急下達甘肅、青海兩省農業防災減災和水利救災資金2.2億元人民幣,支持兩省救災工作。甘青兩省震區已全部恢復供電。兩省震區所有高速公路、國省幹線通行暢通,通往重災區的農村公路已全部搶通,救災人員、物資、車輛可順利抵達災區。

  甘肅省應急廳介紹,下一步工作,在發放並幫助災區群眾搭建棉帳篷的同時開展簡易過渡房搭建,保證每戶有一頂棉帳篷和有一間過渡房,確保安置點群眾溫暖過冬;進一步加強生活必需品供給,及時將已經運抵災區的米麵糧油等生活物資分發到受災群眾手中,做好過渡性安置點水、電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確保安置點群眾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

  斷墻倒塌 母親以身護女

  據報道,地震發生時,大河傢鎮陳傢村村民高蘭芳傢的墻體倒塌,倒塌瞬間她用身體護住兩個女兒免受傷害,墻體壓在她的身上導致三處骨折,目前已住院治療。“當時我若像現在這樣平躺的話,我們娘仨都會沒命。”病床上,高蘭芳這樣描述地震發生瞬間,“我剛要起身的時候,兩邊的墻全倒下來,我側身把一個孩子護在懷裡,另一個孩子護在身後。兩面的墻壓在我的肩上,所以她倆都沒事。還好是我受傷瞭,要不然她倆要是有一個不在的話,我躺在這個病床上也無心養病瞭。”

  在地震無情地奪取人們生命的同時,也有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19日凌晨,地震發生後不久,積石山縣人民醫院產科科室就接到瞭緊急電話,稱積石山縣寨子溝鄉有一名孕婦臨產,馬上要送到他們醫院。平日裡短短的7公裡變得危險重重。當產婦到達醫院時,仍能夠明顯感覺到5樓的產科在搖晃。多處吊頂被震塌,地面也震出瞭裂縫,產科的分娩中心已無法正常運轉。醫院考慮再三後決定在救護車上幫產婦接生。約3個小時後,寶寶順利出生,7斤5兩。整個分娩過程間還發生多次餘震,救護車上的每一分鐘都緊張又煎熬。當日凌晨,產科一共接生瞭一男兩女共三名嬰兒,這個女孩是積石山縣首個出生的“地震寶寶”。

  “都是老鄉,能幫就幫”

  大公報記者在臨時安置點現場看到,一頂頂救災帳篷整齊排列,帳篷內有燒熱的火爐,多數受災群眾已妥善安置。帳篷外,滿載即食面、純淨水、牛奶、被褥等救援物資的車輛前,群眾自發排起瞭長隊,有序領取。個別帳篷裡還能見到鮮花這樣充滿生活氣息的物品。

  現場搭建的“臨時廚房”忙而有序,“在這樣的特殊時期,還能讓孩子們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飯,很滿足。”這樣的“愛心食堂”不隻一個,多間愛心企業遠道而來,做燴麵、做餃子,隻為給受災村民送上一碗熱騰騰的飯菜。

  更有村民在入住帳篷後,在安置點當起瞭志願者,搬運物資,搭建帳篷。“都是老鄉,能幫就幫。”村民的話語顯得樸實而有力。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