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月16日,中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羅斯海新站主體工程建設全面啟動。圖為12月8日,考察隊在搭建大型臨時建築。/新華社
【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消息,最近幾天,中國第40次南極新考察站所在的羅斯海飄起瞭大雪,但這並沒有影響中國在南極的第5個考察站的建設。12月16日,中國首個面向太平洋扇區的考察站,羅斯海新站完成瞭主樓首根最高鋼柱的吊裝,標志著新站主體工程建設全面啟動。預計2個月後,新站將矗立於恩克斯堡島。投入使用後,新站將開展大氣環境、海洋基礎環境、生物生態等多圈層、多學科的觀測和研究工作。
據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新站隊副隊長鄭迪介紹,主樓首根最高鋼柱長度16.5米,一共有六根,是整個主樓核心的結構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南極建站史上單次起吊最長的一根構件。
羅斯海新站采取貨物卸運與工程建設同步進行的方式,目前,貨物卸運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在最高鋼柱完成起吊之後,新站的主體工程建設全面啟動。
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新站隊隊長王哲超介紹,主站區域主要分為ABC三個區段,吊裝的鋼結構是最高的B區,B區完成主結構的安裝之後,A區與C區的結構將與它完成和龍,以及後續的建築設施和模塊的安裝。
羅斯海新站位於南極羅斯海海域的恩克斯堡島,是繼長城站、中山站之後第3個常年考察站,是中國在南極的第5個考察站,也是首個面向太平洋扇區的考察站。新站建成之後,預計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員80人,越冬考察人員30人。
新能源占比超過60%
來自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的羅斯海新站建築設計師祝賀介紹,新站最終落子於羅斯海的恩克斯堡島,西鄰南森冰架,東瀕終年不凍的特拉諾瓦灣冰間湖。獨特的區位和環境有助於開展多圈層、多學科的觀監測和科學研究工作。
“選址工作需要綜合考量科學價值、氣候特征與場地條件、後勤可達性與未來拓展性等多方面因素。”祝賀曾隨我國第33次南極考察隊考察,參與完成優化選址工作。他表示,各種因素中,科學價值無疑是南極考察站的重要支撐目標和選址的必要因素。
那麼,新考察站“新”在何處?祝賀給出的答案是“集約高效、綠色低碳、智能先進”。
“設計時,我們考慮到當地高寒、強風、輻射等特殊的惡劣環境,建築采用瞭集中式形態。考察隊員生活、工作、交流等日常活動完全可以在一體式主樓裡進行,除必要的野外工作,可以做到足不出戶。”祝賀說。其中,主樓內部采用瞭模塊化設計,模塊化率達到45%,主要包括16個越冬宿舍單元、26個度夏宿舍單元以及各類辦公室、實驗室等。
“綠色考察”理念貫穿新站設計、建設全過程。祝賀說,新站優先采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設計方案中,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占比超過60%”。 新站采用瞭數據化、自動化、無人化、遠程化運營系統。此外,新站還集成瞭微電網監控、能量管理平臺等先進技術。“這是微電網跨技術領域、多系統協調集成的南極考察站綜合應用示范項目。”祝賀說。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