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七屆年會近日在京舉辦。本屆年會以“文明互鑒:共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主題,旨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不同文明互學互鑒。多國政要、國際組織代表、專傢學者等近千人參會。年會期間舉辦瞭主題論壇“來聽中國故事Discover China”,中外嘉賓從不同角度分享瞭中國故事。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七屆年會在京舉辦,活動主辦方供圖

  主題論壇現場,中國減貧故事引起瞭聽眾和媒體的關註,講述者是杜萍博士。中國減貧故事是一個宏大而厚重的題材,既要有全局高度,又要有感人細節,要在短短幾分鐘內講好減貧故事實屬不易。長期致力於減貧研究的她從研究視角講述瞭中國將信息化與減貧相結合的創新之路,並分享瞭在甘肅、廣西、貴州、寧夏等地調研時的見聞。

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七屆年會在京舉辦,活動主辦方供圖

  2015年,她在甘肅省扶貧辦調研時看到,扶貧幹部和軟件開發人員攜手奮戰,爭分奪秒進行精準扶貧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研發。在協同工作中,扶貧幹部學成瞭信息化行傢,軟件開發人員也練成瞭扶貧好手,這樣的場景,在廣西、貴州、寧夏等地都能看到。廣大扶貧幹部和軟件開發人員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將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扶貧開發工作中,鼠標點一點,各種數據就能一目瞭然。

  “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在減貧理念、方法等方面的創新之處,無不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智慧。”杜萍表示,作為一項新的實踐探索,精準扶貧信息化管理從無到有,在扶貧幹部、愛心人士和貧困戶之間架起瞭一座高效幫扶的橋梁,為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瞭重要作用。

  杜萍講述瞭信息化助力貧困戶脫貧的故事。2017年冬天,她來到廣西全州縣白竹村貧困戶鄧淑君傢中。當時鄧淑君傢裡除瞭一張破舊的木沙發,再無其他傢具,屋子很冷,卻沒有生火。她6歲多的女兒正跪在冰涼的泥地上,趴在木沙發上用鉛筆頭寫作業,兩隻小手滿是凍瘡。講到這裡,她說:“相信任何一個母親都不願看到自己的孩子這樣。”兩年後,她再次來到鄧淑君傢中,發現鄧淑君一傢在中國社會扶貧網的精準信息對接下,得到瞭社會愛心人士的幫扶,已經告別瞭貧困。

  “眾人拾柴火焰高。”杜萍用這句諺語作為致辭的結束。她表示,希望更多的人為建設遠離貧困、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而貢獻力量。“中國的減貧故事說不完道不盡,中國的減貧經驗不勝枚舉”,演講中金句迭出,令人過耳難忘,現場觀眾多次熱情鼓掌。中國減貧故事通過中英文即時傳譯設備,傳遞到現場的每一位聽眾耳中,也通過網絡走進人們心中。

  主題論壇主持人、中國文化書院副院長苑天舒在總結杜萍的演講時說:“中國的扶貧、減貧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在這個時代綻放出中國故事的光彩。感謝杜萍所做的貢獻。”論壇現場,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招生辦主任赫彥宇說,“從杜萍的演講中,我們瞭解到中國減貧歷程中的創新做法和美好故事。”

  杜萍所著《減貧信息化管理“5+2”模式》一書被指定為年會的重點宣傳用書。據論壇年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鑒於該書在減貧領域的貢獻和影響力,特將它作為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七屆年會重點宣傳用書,用於年會期間贈送給中外嘉賓。”在本屆年會的“全球文明倡議高級別對話”“數字中國與未來世界”“風雲對話:絲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永恒通途”等多個主題論壇和“美麗中國•中國畫藝術沙龍”現場,都能看到這本書。

  該書記錄瞭杜萍10年來對中國減貧信息化管理的思考。她將減貧信息化管理放在人類減貧實踐的背景下進行討論和總結,創新性提出減貧信息化管理“5+2”模式。作者基於“5+2”模式研發的系列軟件,入選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中國扶貧戰略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2018年3月,基於“5+2”模式研發的系列軟件經國務院扶貧辦鑒定後獲得認可,作者將其捐贈給中國社會扶貧網,應用於該網的系統升級,為該網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瞭作用。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