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鄭永年認為,灣區可以直接在港澳規則基礎上“做加法”,為中國規則“走出去”奠定軟基礎。圖為10月15日,在第134屆廣交會上,俄羅斯客商觀看汽車零配件。 新華社

  站在十周年新起點上,“一帶一路”倡議再出發。展望下一個十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指出,香港在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領域世界領先,“一帶一路”未來在規則建設的新階段,可借鑒香港的一些經驗。粵港澳大灣區可以直接在港澳規則基礎上“做加法”,在統一規則基礎上率先對標國際自貿協定CPTPP規則,為中國規則“走出去”,助建“一帶一路”規則奠定軟基礎。\大公報記者 葛沖

  今年適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舉行,共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國傢主席習近平在論壇開幕式上宣佈瞭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受到各方高度關註,其中包括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民間交往;建設廉潔之路;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

  在上述八項行動中,中方宣佈將統籌推進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將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鄭永年18日向大公報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將在基礎設施建設基礎上更加傾向於民生經濟發展。

  投資重點轉向實體經濟

  他判斷,未來共建“一帶一路”投資重點會從基礎設施建設轉向實體經濟、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為規則建設提供經濟基礎與產業載體,更加惠及共建國傢百姓。

  中方18日宣佈的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中,亦強調支持民間交往。在鄭永年看來,合作共建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初衷,也是關鍵。未來“一帶一路”共建國傢間合作的深度與廣度面臨更高的要求,需要民間交往發揮更大作用。他說,可以展望,未來“一帶一路”建設會更加側重民間交往。

  談及對未來十年共建“一帶一路”的期待,鄭永年坦言,未來共建“一帶一路”值得期待的是加強規則建設,推動形成更公正、更合理的規則。這位專傢認為,要引入國際通行規則,與國際規則更加接軌;要充分考慮共建國傢的利益訴求,積極利用國際機制對需完善的規則進行修正、補充;針對尚缺規則的新領域,積極主動把握機遇,利用“一帶一路”的聯通優勢,共同推進國際規則制定。

  形成灣區統一標準 與國際接軌

  具體到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鄭永年表示,相信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經濟帶將在“一帶一路”未來的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帶一路’在規則建設的新階段,可借鑒香港的一些經驗。香港在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醫療、教育、社會治理等領域世界領先,其規則也為世界所接受。”

  鄭永年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可以直接在香港成熟合理且被國際社會所接受的規則制度基礎上“做加法”,全面系統梳理大灣區內地9城與港澳規則銜接清單,如營商、科創、貿易、稅負、公共服務等與世界接軌領域的規則,再加上深圳、廣州等地的規則標準,比如新能源、互聯網等新興領域規則,形成大灣區內統一且與國際接軌的規則。

  這位知名專傢認為,在統一規則的基礎上,粵港澳大灣區可率先對標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規則,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方位、系統化承載將中國規則推向世界的壓力測試,推進與世界規則的對接,為中國規則“走出去”奠定軟基礎。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