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0月12日電 題:“蘇神”旋風席卷香港中學

中新社記者 戴夢嵐

“今天見到‘蘇神’,我特別緊張、特別激動。我向他提的問題是比賽前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香港培僑中學中三(初三)年級學生、校籃球隊隊員吳依洛12日談起向“亞洲飛人”蘇炳添提問的情形,難掩興奮。

當天下午,由廣東省體育基金會主辦的“與冠軍同行”活動走進培僑中學。男子田徑60米、100米短跑亞洲紀錄保持者、暨南大學教授蘇炳添作為主講嘉賓,以“堅持”為主題,向17所香港學校的400餘名師生講述瞭自己2019年腰椎受傷後堅持訓練,並在東京奧運會上創造男子100米9秒83亞洲紀錄的心路歷程。

圖為蘇炳添向學生送上簽名。中新網記者 陳永諾 攝

蘇炳添回憶,2019年受傷後的一個周末,自己來到訓練場,坐在百米起跑線發呆。“那年我已經30歲,對一個運動員來說,這個年齡已經到瞭職業生涯的末端。我坐在那裡想,到底還能不能跑?我內心很快就有一個聲音說:你還可以跑!你隻是一個泄瞭氣的氣球,如果你重新把氣打滿,還可以飛!”

幸運的是,接受康復訓練之後,蘇炳添身體機能基本恢復。但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2021年站上東京奧運會田徑場時,他已有500多天未參加世界大賽。

“我當時翻開東京奧運會的運動員名單一看,都有點不好意思去比賽。因為出來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都是‘00後’,我一個‘80後’很紮眼。”蘇炳添笑言,不過想到自己其實是年輕運動員追逐的榜樣,也就釋然瞭。

談起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上創造9秒83的亞洲紀錄,蘇炳添說:“半決賽結束那一刻,我覺得完全釋放瞭自己。很多人不理解,說隻是半決賽不是決賽,怎麼看你像拿瞭冠軍一樣興奮?其實他們不知道,我作為一個堅持短跑17年的運動員,能夠在奧運會獲得決賽名額,是多麼難得的一件事情。”

演講的最後,蘇炳添主動提及由於身體原因,今年沒有參加世錦賽和杭州亞運會,並提前結束2023賽季。他說:“但是34歲的我還在堅持,希望明年35歲的蘇炳添還能夠出現在巴黎,在奧運會上面繼續追光!”話音未落,現場響起師生們長時間的掌聲。

分享結束後,蘇炳添回答瞭多位同學的提問,還邀請十餘位同學參與立定跳遠等互動遊戲。每一次主持人宣佈舉手挑選提問和互動的同學時,臺下都齊刷刷豎起許多稍顯稚嫩的手臂。更有不少沒有座位的同學站在門口聆聽。現場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氣氛熱烈。

吳依洛同學告訴記者,聽完“蘇神”的演講覺得非常勵志。因為最近比賽時很難發揮出平時訓練的狀態,所以向蘇教授求教。以後會按照他教的方法,認真訓練,培養自信,在場上投籃更堅決果斷。

培僑中學校長伍煥傑對記者表示,非常榮幸有機會邀請到蘇炳添教授來培僑中學為香港17所學校的師生分享人生經歷。這次演講不僅增強瞭同學們的國民身份認同,也是一堂生動的體育課。培僑中學將做好體育教學,增強學生體質、培育堅韌品格,為香港和國傢貢獻更多的體育人才。(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