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郭曉潔 廣州報道

廣州市助力科技型企業融資發展又有新舉措。

10月11日,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廣州市科學技術局、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營業管理部、國傢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聯合印發《廣州市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若幹措施》)。

《若幹措施》從優化間接融資支持、鼓勵直接融資支撐、加強財政支持,強化數字技術賦能、謀劃頂層設計等方面,提出瞭13條具體措施,引導金融資源向各類科技型企業項目、重點科創產業鏈群集聚,加速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

制定出臺金融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具體舉措

據悉,《若幹措施》的出臺旨在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務科技型企業融資發展效能,增強銀行機構、保險機構服務科技型企業能力,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體系,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強市建設。

具體來說,《若幹措施》主要從加大科技信貸供給、強化政府資金支持、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功能、發揮地方金融組織作用、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強化金融科技賦能、積極爭創試點、防范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風險等方面提出瞭十三條具體措施。

其中,在加大科技信貸供給方面,《若幹措施》提出鼓勵銀行機構為科技型企業開辟信貸綠色通道,創新開發特色產品。指導廣州市信貸綜合服務中心拓展服務覆蓋面。支持粵信融、中小融、信易貸等平臺設立科技創新專區。擴大惠及科技型企業的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鼓勵銀行機構、保險機構在穗新設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事業部或專營部門。支持保險資金助力科技型企業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區探索建立科創金融服務中心。

在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功能方面,《若幹措施》提出加快推進廣州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助力產業領跑行動計劃,實施高企上市倍增行動工作方案,力爭五年內全市新增上市高企100傢。推動設立廣州市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基金,支持已上市科技型公司圍繞“鍛長板”“補短板”。鼓勵科技型企業充分利用科創票據、科技創新公司債券、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等融資工具。大力培育私募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利用QDLP和QFLP試點,擴寬科技型企業跨境融資渠道。

值得關註的是《若幹措施》還提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廣深“雙城聯動”,積極爭創廣深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全力做好相關申報和試點準備工作,助力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構建金融支持科技型企業服務體系

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方面表示,近年來廣州市圍繞“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科創強市”戰略,積極構建覆蓋科技信貸、企業上市、債券發行、風投創投等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瞭有力的金融支撐。

首先,廣州不斷提升科技信貸供給。在強化信貸對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廣州持續發力精準“滴灌”。

數據顯示,今年1-8月,廣州金融機構發放科技型企業貸款超170億元,涵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科創主體超1400傢,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廣州設立科技支行32傢。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對合作銀行為科技型企業貸款所產生的本金損失進行一定補償,引導銀行推出40多項創新型科技金融產品,向優秀科技企業發放科技信貸額度,已為廣州市超11100傢科技企業累計提供授信金額超1400億元,累計發放貸款額超840億元。

在推動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方面,廣州實施瞭《廣州市加快推進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助力產業領跑行動計劃(2023-2025年)》、高企上市倍增行動的工作方案,舉辦“領頭羊”擬上市企業評選、“擬上市高企百強榜單”評選等系列活動,力爭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占比超50%,做實做細科技型企業上市培育工作,加強與證監部門、證券交易所的溝通協調,引導科技型企業合理申報擬上市的交易所和板塊,加快上市進程。

據悉,截至目前,廣州市相關機構已組織超110傢科技企業赴上交所進行“走進上交所,擁抱科創板”實地交流對接活動。截至目前,廣州市現有境內外上市公司229傢,合計市值約3萬億元,募集資金超6000億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超110傢。廣州市A股上市公司中,科創板上市公司18傢、創業板49傢、北交所6傢。

其次,在風投創投方面,廣州也在持續加大支持力度。2023年,廣州設立1500億元產投母基金、500億元創投母基金,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設立廣州市科技創新母基金,持續發揮母基金的放大效應,已累計投資24隻子基金超21億元,成功撬動社會資本近190億元投向一批種子期、起步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營造風投創投良好發展環境,完善市區兩級風投創投政策體系,對風投創投機構給予管理能力及相關落戶獎勵,開展QDLP和QFLP試點,不斷拓寬科技型企業跨境投融資渠道,落地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基金份額轉讓試點,不斷完善廣州市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全鏈條,舉辦中國風險投資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創投峰會,為風投創投與科技型企業搭建融資需求對接交流平臺,截至目前,廣州市私募基金管理人超800傢,管理基金規模約5000億元,QDLP試點審批額度20億元,QFLP試點審批額度超160億元,其中粵開資本QDLP、廣藥資本QFLP試點項目已正式落地。

持續為廣州市科技型企業提供金融活水

近年來廣州金融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勢頭。

來自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410.77億元,規模居全國城市第四位。同比增長7.8%,增速居北上廣深津渝六大城市第一位,占GDP比重9.99%。金融業已成為廣州市第四大支柱產業。

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方面表示,未來廣州將繼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各項政策紅利精準高效直達各類科技型企業主體,助力廣州市“科技強市”建設。

一是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圍繞廣州金融“十四五”規劃任務目標,推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融合發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資源配置中心、財富管理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聚焦重大科技創新領域、科技型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重點方面,發揮金融在資源配置的關鍵作用,豐富金融工具,發展金融市場,健全配套政策,形成以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傳統金融機構為主,小額貸款、融資擔保、風投創投等新型金融業態為輔的現代金融組織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更為精準、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

二是完善相匹配、可持續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深刻把握金融改革、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規律,充分認識科技型企業獲得融資過程中,存在的投資周期長、資產規模輕、科技迭代快等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充分發揮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全國領先、基礎研究能力突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完善等優勢,探索創新科技與金融結合新模式,形成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互補優勢,優化科技金融生態環境,提升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專業能力,圍繞科技企業全生命發展周期,形成功能互補、運行順暢的科技金融服務生態鏈條,助力廣州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